音视频课:听国宝级大师为孩子读古诗


古诗词教育是时代必然趋势
中小学教材古诗文比重大幅增加
今年,教育部正式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将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有三点是很明确的:
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
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诗歌不应该只是“死记硬背”
大语文时代正式拉开帷幕,为了背而背,孩子可能背个三五首就不愿继续,难坚持!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不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又能快速适应新课标学习的要求呢?
殿堂级专家和国宝级语言艺术家
历时2年,精心打造
《听国宝级大师为孩子读古诗》音频课程
小学语文大纲制定者崔峦领衔主编
央视《新闻联播》主播海霞领衔诵读
专业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
让孩子由心底爱上古诗
超权威课程设计阵容
小学语文大纲制订者崔峦
领衔语文教学大咖团队编写
不仅有对诗歌的权威解读
每首诗还配有诗词故事和趣味知识
全面提升孩子语文素养
市面上不少诗词音频课程,虽然制作很专业,但并非针对孩子群体。
崔峦老师是小学语文大纲制订者和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持编写多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他主编的内容不仅权威,更能引发孩子的兴趣
编者团队
崔 峦: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制订者、主要起草人
张立军:语文特级教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李春旺: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康静涵:北京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写作学会中小学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王文丽: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
程 润:北京市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海淀区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八位大师级语言艺术家朗读
给孩子奉上“耳朵的盛宴”
新闻联播主播海霞
携手诸位语言文化界国宝级艺术家
为孩子朗诵诗歌,讲述诗词故事
声声入耳,美育心田
给孩子奉上“耳朵的盛宴”
市面上的大部分诗词朗诵产品,有的主打朗诵者的专业度,有的主打内容的专业性,二者兼具的非常少见
我们这套音频产品全部由朗读界名家、语言文化界的泰斗朗读!还包括“诗文朗诵”“诗文解读”、“诗词故事”和“诗词运用”等延伸,为孩子奉上“耳朵的大餐盛宴”,让孩子享受大师级的范读
朗读者团队
《新闻联播》主持人海霞
国家一级演员、话剧表演艺术家曹灿
话剧“金狮奖”得主,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张家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宝级播音艺术家于芳、姚科、雅坤、陆洋、虹云
精编100个诗词故事
让孩子远离“死记硬背”
孩子不爱读诗背诗,是因为“为了背诗而背诗”,记得慢,忘得快。针对这一难题,编写团队特别打造了四个板块:
“诗歌朗诵”+“诗文今说”
“诗词故事”+“诗词趣味运用”
100个精心编写的诗词故事
让孩子全方位理解诗歌,远离“死记硬背”
在这套音频中,孩子们会听到很多这样的故事——
著名的太白酒家是什么来历?汪伦用了什么妙计成为李白好朋友的?王安石小时候读书入迷发生了什么糗事?神童王勃是怎么考试的?陆游是怎么巧妙化解邻居矛盾的?“五十步笑百步”是怎么来的?如果全家都是诗人,聚会时该怎么办?
100首诗歌内容大纲
第一辑:传统节日
元日(王安石)——春联的来历是什么?
2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3
和端午(张耒)——屈原为什么会投江身亡?
4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朱元璋怎么利用月饼传递消息?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王维求宿,为何吃了闭门羹?
第二辑:传统礼仪
及老及幼(孟轲)——“五十步笑百步”的由来
2
治家格言(朱用纯)—— 韩信寻漂母,一饭还千金
3
论语·学而——孔子被围困的七天他在做什么?
4
训俭示康(司马光)——范仲淹如何教孩子节约?
5
庄子·天道——庖丁解牛为什么让文惠君看呆了?
第三辑:多彩四季
城东早春(杨巨源)——你能补完第二节诗吗?
2
三衢道中(曾几)——你知道望梅也能止渴吗?
3
忆江南(白居易)——白居易放水救稻田
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杨万里为什么烧了自己一千多首诗?
第四辑:勤奋读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陆游怎么巧妙化解邻居矛盾的?
2
观书有感(朱熹)——凿壁偷光与苏东坡的两副对联
3
四时读书乐·春(翁森)——如何分辨树头和树尾?
4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苏东坡行酒令,巧戏六举人
5
读书有所见作(萧抡)——你知道“刮目相看”说的是哪位名人吗?
第五辑:节气民俗
清明(杜牧)——清明节为什么要叫“清明节”?
2
立夏(陆游)——你知道陆游还是个好医生吗?
3
立秋(刘翰)——苏东坡自作聪明,悔续菊花诗
4
立冬(李白)——高力士为李白脱靴子
第六辑:君子之道
礼记·中庸——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刚强”?
2
论语三则——王安石和司马光真的是死对头吗?
3
道德经(老子)——六尺巷的故事
4
中和——为什么子贡花钱做善事还被孔子批评?
5
万川归海,自以为小(庄子)——庄子惠施濠梁之辩
第七辑:田园风光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跟四才子学描写雨中的花
2
渔翁(柳宗元)——“班门弄斧”是怎么来的?
3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你知道王安石读书入迷闹了什么笑话吗?
4
小园(陆游)——你知道陆游家有多少书吗?
5
乡村四月(翁卷)——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第八辑:壮美山河
早发白帝城(李白)—— 李白为什么要出门远游?
2
望天门山(李白)——太白酒家有什么传说?
3
登飞来峰(王安石) ——王安石是怎么救的苏东坡?
4
望庐山瀑布(李白)——李白是怎么写出这首诗的?
5
题西林壁(苏轼)——诗人一家的聚会是什么样的?
第九辑:珍惜时间
劝学(颜真卿)——颜真卿找到写书法的诀窍了吗?
2
金缕衣(杜秋娘)——“闻鸡起舞”是怎么来的?
3
长歌行(汉乐府)——“三余”读书法
4
短歌行(李白)—— 李白“铁杵磨成针”
5
白鹿洞二首(王贞白)——王羲之用馒头蘸墨水
6
明日歌(钱福)——你知道有哪些描写时间的句子吗
第十辑:山水如画
鹿柴(王维)—— 王维看画知音
2
绝句(杜甫)—— 杜甫为什么拆了草堂的篱笆?
3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韩愈在悬崖无路可走是怎么得救的?
4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5
江雪(柳宗元)——《捕蛇者说》一文的来历
第十一辑:深厚友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管鲍之交背后的故事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李白和孟浩然的诗情深意
3
赠汪伦(李白)——不为人知的汪伦用了什么妙计结交李白的?
4
别董大(高适)——高适仗义执言救忠臣
5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王维被安禄山软禁的日子王维巧计
第十二辑:边塞豪情
出塞(王昌龄)——旗亭画壁赛诗会,谁赢了?
2
从军行(王昌龄)——原来大诗人都写过《从军行》
3
前出塞(杜甫)——杜甫与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
4
塞下曲(卢纶)——大将军李广一箭穿石
第十三辑:家国情怀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范仲淹断案:心怀天下
2
满江红(岳飞)——岳飞与精忠报国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辛弃疾带病会陈亮
4
己亥杂诗(龚自珍)——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十四辑:名胜古迹
登鹳雀楼(王之涣)——鹳雀楼是如何得名的?
2
滕王阁诗(王勃)——少年王勃与《滕王阁序》
3
枫桥夜泊(张继)——寒山寺,一个美丽的传说
4
黄鹤楼(崔颢)——李白怎么评价《黄鹤楼》?
第十五辑:乡关何处
山中(王勃)—— “神童”王勃是怎么考试的?
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李白拜师卖柴老翁
3
杂诗(王维)——王维画月戏太守
4
月夜忆舍弟(杜甫)——杜甫与浣花溪的美丽传说
5
夜书所见(叶绍翁)——叶绍翁写诗赞岳飞
6
秋思(张籍)——张籍因为崇拜杜甫做了什么疯狂的事?
第十六辑:英雄气节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韩愈和贾岛论“推敲”
2
夏日绝句(李清照)——李清照和丈夫的诗歌趣事
3
文天祥——忽必烈亲自劝降文天祥
4
石灰吟(于谦)——你知道于谦从小的偶像是谁吗?
5
竹石(郑板桥)——郑板桥开仓济民
第十七辑:咏史怀古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燕昭王为何建幽州台?
2
蜀相(杜甫)——诸葛亮守城如何不用一兵一卒?
3
乌衣巷(刘禹锡)—— 谢安的魏晋风度
4
凉州词(王之涣)——换个标点,旧诗变新诗!
5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元好问)——大禹治水的传说
6
登高(杜甫)——杜甫草堂的前世今生
7
三峡歌(陆游)——十二仙女与巫峡的传说
8
临江仙(杨慎)——千古绝唱《临江仙》
第十八辑:咏物言志
墨梅(王冕)——王冕是怎么画荷花成为大画家的?
2
咏煤炭(于谦)——于谦过生日为何不收皇上之礼?
3
在狱咏蝉(骆宾王)——骆宾王和《万民伐武图》
4
咏兰花(张羽)——为什么南宋画家画兰花无根?
第十九辑:悠悠神话
读山海经(陶渊明)——精卫填海的传说
2
秋夕(杜牧)——《鹊桥仙》与牛郎织女
3
嫦娥(李商隐)——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
4
无题(李商隐)——八仙过海与蓬莱神山的传说
5
题龙阳县青草湖(唐珙)——娥皇女英与湘妃竹传说
第二十辑:月下抒怀
望月怀远(张九龄)——神童张九龄妙对太守联
2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何以成为千古名篇?
3
月下独酌(李白)—— 李白与月亮的特别情结
4
虞美人(李煜)——李煜不是好皇帝,却是好词人
5
泊船瓜洲(王安石)——王安石与妙笔生花
6
水调歌头(苏轼)——苏轼和苏辙的故事
大咖编写,名家诵读,仅售99!
听课方式 (可永久)
课程鸣谢: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播音主持实践锻炼基地

上一篇:跟着贝瓦读绘本【第一辑】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课程及人物版权归课程主办方或主讲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