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课:师道人生专栏



  课程编号   xsk7575
  学习投入   99元


主讲老师 李显峰
课时安排 10课时
课程内容

坚守德育三年不放松

     假期学明代大儒王阳明的《社学教条》,开篇强调: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近日又读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宣化上人的著作《教育救国》,上人在美国开办了育良小学和培德中学,学校以中国文化中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教育总纲。

     相隔五百年,为什么两位开悟大德都提出了教育的根本指向——八德,这使我不得不深入思考。

     1、三年修德,一生无忧。

          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如果能够把德行修好,打好底子,一生用得上。象孝悌忠信,这都是童子功。有这样八德的人,无论考什么学历,工作不会愁,一定会对社会有很好的贡献。

     2、德行修正,学业自进。

          当一个孩子修好德行,有了孝敬父母,报效国家的心愿,他的读书目的就明确了,学习自然有动力,有动力的学习,一年顶三年用。现在的学生上了大学就不学习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八德的根没有扎住。

     3、无德有才,毁人一生。

         “古今大奸大恶之人,皆是有好天资大作用之人。只因伊父母先生,均不知教学圣贤,躬行实践。”没有德行,才华越大,结果越可怕。贪官基本都是高学历,这就是典型案例。

     4、启蒙教育,德育为主,知识为辅。

          古人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起步一定要先抓德育,知识教育应该如何定位,第一,知识教育为德育助力,语数外都可以传道行道,第二,知道教育以生活常识为主,学以致用,第三,知识教育先培养学科兴趣。

          前辈说的话,一定有道理,看我们后人如何实践。 



  课程编号   xsk7575
  学习投入   99元


主讲老师 李显峰
课时安排 10课时

上一篇:明德君子心性成长锤炼史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课程及人物版权归课程主办方或主讲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