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课:做“最没用”的父母——用“没办法”扫除孩子12类坏习惯



  课程编号   xsk5177
  学习投入   99元


主讲老师 李鲜花
课时安排 20课时
课程内容

 

作者:李鲜花

配图:网络图片

 

「有多少人,当妈后就靠一口仙气吊着?」

 

我朋友 L 问我。

 

「我家小宝做作业不专心,边写边玩,要拖到11点多才写完。」L看着我说,「再洗洗弄弄就到12点了,拖拉这件事本来就很烦了,婆婆虽然不每天说,但时不时就要刺一刺我,说什么『孩子拖拉就是你没花时间陪他』、教育孩子要花心思之类的。这怎么这么难啊!」

 

这不就是我以前的困扰嘛。我们家豆豆从小都要我哄睡,有一段时间我加班晚,老公各种办法花式哄睡,他自己都睡着了,孩子却在床上闹腾着不肯睡,一定要等我回家。

 

我很急,孩子睡眠不好,都说会长不高,这能怎么办啊。我就发现很多妈妈都跟我们一样,其实已经尽力在陪孩子了,可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一旦出现,各种指责就首先针对妈妈:

 

「都是因为你工作太忙!」

「唉,这样下去不行啊,你们两个得有一个顾家。」

「当妈了还是得以孩子为重」

……

 

L接下来的做法就跟大多数妈妈一样,发现孩子写作业拖拉这个毛病后就想拼命做点什么:到处问育儿专家、牺牲自己时间更多陪他、把很小的问题放大……

 

一段时间下来,「每天深夜陪完孩子写作业,把孩子折腾睡着之后,打开电脑写方案,是我最怀疑人生的时候。」L 说,「唉,我还可以怎么做?」

 

 

「你不是做得不够,你是做得太多了。」这句话这个月第三次说了,自从做了《坏习惯》的课程经理,我在育儿上的信心越来越强了。

 

我知道L平时陪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很长,一个晚上没有3个小时做不完,我就建议她,不要陪孩子做作业,要让孩子陪你做作业,而且有一个要点就是,一定要让做作业变得越慢越好

 

逆向思考,越慢越好

 

什么意思呢?

 

一共三个步骤:

 

第一步:你跟孩子说:「我现在有一个方案要写,但我写得好慢哦,刚好你做作业,你也做慢一点陪我哦。」注意哦,这里的重点是:让孩子做作业陪你,而不是让你陪孩子做作业。前后颠倒,心态有天壤之别。你可以自己体会下。

 

第二步:跟孩子说的话变成,你做慢点等等我。从你监督孩子,变成孩子监督你。

 

第三步:如果完成了上面两步之后,结果是孩子做得比以前快了,你要表现得略微失望,然后不得不说:「哎呀,怎么搞的?你以前不都挺慢的吗?」如果这次孩子也还是写得很慢,你要给予鼓励:「了不起,你真的可以做到这么慢啊!」

 

我知道,你乍听到这套方法,会觉得有点儿不靠谱,真的有用吗?但是课程研发的过程,我们都会先做焦点测试,公司的同事用了这方法的,你猜结果是什么?

 

他们孩子做作业的速度普遍变快了,有的快了15分钟,有的快了1个小时,而且好笑的是,这些孩子做完作业之后的台词惊人的雷同:「妈妈,今天我实在慢不下来,我已经做完了,你加油哦」。

 

当然,也有个别贴心的孩子和以前一样做得很慢,TA想全程陪你,虽然很慢,他们在做作业时候的专注程度却惊人地上升了。

 

 

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方法制造了一种奇妙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慢」变成了被父母期待的表现良好的行为,「快」反倒变成了挑战父母,刺激父母,给他们出「难题」的方式。

 

你注意到了吗,我们有这样一个反转,也就是说,以前用不专注,慢慢做来对抗父母的这个撒手锏已经没有用了,孩子只好把它给扔掉。「催促」这个破坏专注力的漏洞就这么被堵上了。

 

这个方法同时也堵上了「标签」这个漏洞。孩子的「慢」不会被解读成「我就是个没有专注力的人」,而是被解释为「妈妈要我慢,我才慢的啊」或者「爸爸要我慢,我才慢的啊」。

 

孩子不会认为自己的是个不可改变的问题,这样一来,还会增加孩子对「快慢」的掌控感。这背后隐含的逻辑是:「既然我能想慢就慢,那当我想快的时候,我也是可以快起来的」。这时候呢,孩子收回了主动权,真正在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

 

那么带来的一个好处是什么呢?就是TA相信自己有时候是可以慢的,有时候是可以快的,比如考试的时候。

 

这么一来,孩子就变成了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人。

 

 

 

掌握诀窍,更加轻松

 

 

 

为什么我们总是处理不好孩子的坏习惯?通常我们会把原因归结到:孩子还太小,我管的还不够,我要多做一点。

 

比如:

 

孩子写作业不专心,我就陪在边上监督他。

孩子做事情拖拉,我每隔五分钟过去催着。

孩子早上起床起不来,我就在边上拉他起床,给他穿衣服。

 

现在我们知道,每一次的参与,其实在扩大孩子的问题。就拿写作业来说,不少孩子形成了依赖情绪,大人不陪着,他就写不完。

 

你可能会辩驳,「我是为了孩子好啊。我也不想来管他,可他不自己想办法解决啊。我能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换个方式少做一点就行。

 

 

就拿孩子背课文来说,怎么让孩子快速背出九九乘法表?

 

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下面几个选项,你看看是不是刚刚想到的:

 

a. 让她自己背,然后隔几分钟去看看;

b. 陪她一起背;

c. 陪着她,让孩子边抄边背;

 

这些方法都有用,但过程的痛苦,相信不少父母都有体会。

 

而更轻松的方法是:「只许读,不许背」。

 

你可以跟孩子约定进行一场比赛:2天时间,比赛谁读九九乘法表更顺溜、更好。

 

赢的人,可以决定接下来一周晚餐的菜谱。比赛只有一个条件,「谁都不许背!」。因为大家都要边看边读,如果是靠背下来的,速度上就占便宜了。

 

就这样,你已经能猜到结果了吧?

 

孩子很「狡猾」,他才不听我们的,不少孩子「偏」要偷偷背下来。当然另外一些孩子会选择读,但他读啊读啊读啊读,不知不觉也达到了能背的程度。

 

你可能会惊叹,还能这样啊?

 

对,能 。

 

熟悉 Momself 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了,这个方法是资深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老师提出来的。这个方法的背后,是策略治疗里的「悖论干预」,一种非常厉害的心理咨询技巧。

 

比起陪着孩子死记硬背,甚至于不停地抽查,这个方法是不是更轻松?

 

 

 

给你方法,也说原理

 

 

 

说了这么多,我相信你还有很多问题希望得到回答。

 

「孩子早上赖床不肯起怎么办」

「孩子老是吃手怎么办?」

「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

 

这些答案,在《扫除孩子的12类坏习惯》里都有。

 

这个课,是Momself创始人崔璀,联合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老师,耗费了1年的时间调研、打磨、测试、调整,最终做出来的产品。

 

不只是给出理念上的东西,同时给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动作。这些动作,跟父母们惯常的尝试完全走在不同的方向上,乍一看匪夷所思,甚至南辕北辙。但它们反而能带来我们期待的结果。

 

就像「不许背乘法表」而最终让孩子们背会了乘法表一样,它是悖论的,又是简洁的,实用的。

 

请相信,对孩子好,并不是只有给他「更多的东西」。

 

有时候,换个思路,少给一些。有奇效。



  课程编号   xsk5177
  学习投入   99元


主讲老师 李鲜花
课时安排 20课时

上一篇:犹太人的教育智慧 第二季
下一篇:《摆脱暑假综合症,开学收心班》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课程及人物版权归课程主办方或主讲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