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课:施琪嘉母婴互动20讲视频课



  课程编号   xsk5268
  学习投入   199元


主讲老师 施琪嘉
课时安排 20课时
课程内容

孩子的幸福,都藏在和父母的互动中

随着《新生日记》接近尾声,李艾顺利晋升为辣妈。难掩初为人母喜悦的她,在微博上发了一段和儿子互动的视频。

image.png

在视频中,她握着孩子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一边奶声奶气地发着“木~嘛”的声音,一边轻轻地贴着孩子的肚子吹。 

 

在旁边呵呵傻笑的老公也忍不住逗孩子:“哎呦,这是谁在吹我们的肚子呢?”

 

被妈妈逗乐的儿子,舒适地任由妈妈“摆布”,还张着小嘴“咯咯”地笑个不停,眼睛更是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李艾说,虽然自己是披头散发在家带孩子,但儿不嫌母丑,不管你什么样,只要你愿意和他玩,他就能笑出声。

image.png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是自己最好的“玩具”,也是他们初到人世,所有安全感的来源。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到: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母婴关系的影响会伴随我们一生,认识它,我们便有自由去改写自己和孩子的命运。

 

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这个孩子成长后的生命底色。

 

01.良好的亲子互动,赋予孩子爱的能力

 

约翰·鲍尔比曾提出“依恋理论”:孩子只有和至少一名成人建立了牢固的精神纽带,才能自信地发展自己的天赋。

 

歌手陈美玲,一生最大的骄傲并不是曾与邓丽君齐名,而是把三个孩子都送进了斯坦福大学。

 

在分享育儿理念时,她和孩子的互动模式给了无数父母启发。

 

有一次她正在炒菜,孩子突然跑过去抱着她的腿说:“妈妈,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看着儿子渴盼的眼神,她没有因为儿子打扰到自己而恼火,也没有敷衍地随便说个答案,更没有让儿子等一等,而是马上关掉火,蹲在儿子面前笑着说:“妈妈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一起去查一查好不好?”

 

picture.jpeg

 

看似很不起眼的一个动作,但正是这样的正向回馈,保护了孩子认识世界的欲望和好奇,也给了孩子满满的安全感:我是被爱的,我是被重视的。

 

内心的感受能被父母看到,能得到父母情感回馈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和周边的人产生共鸣,也更具有稳定的安全感,更容易收获美好的人生。

 

02.培养良好的互动模式要趁早

 

美国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在实验中,妈妈开心的和一岁的宝宝玩耍,无论孩子做出什么动作,妈妈都笑吟吟地给予回应,宝宝玩得很开心。

 

picture.jpeg

 

接着,妈妈换了一张面无表情的脸,这时候不管宝宝做什么动作,妈妈只是冷冷地看着,不和孩子有任何互动。

 

宝宝马上意识到妈妈的变化。她使出吃奶的劲儿尝试和妈妈互动,但妈妈始终没有任何反馈。

 

不到两分钟,宝宝马上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她扭来扭去,显得特别暴躁不安,又手足无措地想要寻求帮助,紧接着,宝宝崩溃地嚎啕大哭。

 

picture.jpeg

 

一个得不到父母情感反馈的孩子,不仅会暴躁易怒,还可能对父母怀疑、绝望,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3岁之前没有记忆,其实孩子从刚出生起,脑袋里就开始储存和父母互动模式的图像。

 

越早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父母和孩子之间越能建立亲密关系,根植于孩子内心的良好的关系模式,将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picture.jpeg

心理学家哈洛曾说:“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地满足孩子的饥饿和干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触性关怀:拥抱、抚摸、亲昵。”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绝对不仅仅停留在喂养的层次上,也并不仅仅是陪孩子上上早教、玩玩游戏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能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读懂孩子内心的变化。只有多给孩子一些接触性关怀,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他才能心智成熟,健康成长。

 

如果有一个权威的专家,能指导我们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母婴互动,从而让我们成为孩子心灵的守护者,那简直再好不过。

 

现在,惊喜来了!!

 

心理学届的领军人物施琪嘉老师,推出一套科学严谨、让孩子和家长受益一生的母婴互动方法,帮助父母解读0~1岁婴儿的喜怒哀乐,与其形成良好的母婴互动,从而使各位新手父母,彻底告别焦虑,轻松育儿。

详情页长图.jpg



  课程编号   xsk5268
  学习投入   199元


主讲老师 施琪嘉
课时安排 20课时

上一篇:15堂课搞定叛逆的孩子——叛逆期孩子这样教比打骂管用100倍
下一篇:父母必修课——拥有做孩子人生导师的格局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课程及人物版权归课程主办方或主讲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