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课:刑事庭审发问的盲区、误区与修正



  课程编号   xsk3648
  学习投入   99元


主讲老师 田鹏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刑事庭审瞬息万变、情况复杂。庭审发问技术、质证技术、法庭辩论技术乃辩护人必备的庭审“看家技艺”。而庭审发问则是法庭辩护的排头兵——争议焦点的探测器。于刑辩律师而言,庭审发问一直是机会与风险并存、奇迹与灾难共生的“雷区”地带。律师“问得妙”,可能占据主动、扭转乾坤;反之,律师“问得险”,往往陷于被动、险象环生。因此,律师在法庭上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经得起历史检验。概言之,刑事辩护的精髓在于“雄辩”,然,雄辩的前提在于“妙问”。

 

QQ截图20191213095115.png

 

那么,如何避开刑事庭审发问的“盲区、雷区与误区”?有哪些辩护方法论可以指引我们前行?有没有具体的实战策略与技术值得借鉴?面对刑事庭审发问的盲区,应对之策在哪里?直面绕不开的庭审发问“雷区”,化解之法在哪里?

 

微信图片_20191130181630.png

 

田鹏律师根植于中国刑事辩护的庭审发问实践,创造性的提出《刑事庭审发问的4种思维模型》《刑事庭审发问的6大困境与破解》《刑事庭审发问的7大盲区与突破》,带领大家体验一场庭审发问的复盘之旅、脱胎之道、精进之路……

 

导师简介.png

 

田鹏律师:广东守静律师事务所专业刑辩律师;福田律师学院特聘讲师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师资库高级讲师。

2016年以来,在深圳市、武汉市、山东省等政府、企业、律所授课50余场,撰写实务笔记40余篇,代表作《谈谈刑事庭审发问的8大硬伤》《刑事辩护会见笔录模板》 《律师庭审发问20大黄金法则》《刑事辩护的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辩护经验:刑事辩护的13条法则》等实务文章。

 

田鹏律师提出:犹如刑法有总则与分则,庭审发问亦其道与术——总则与分则,从刑事辩护发问方法论提炼、归纳、修正入手——打造4种思维模型,从具体的辩护庭审发问的化解信条和操作指引切入,自我剖析与复盘6大困境与7大盲区,凝练可复制、直接用、可传播的辩护发问实操“之术”。概言之,4大逻辑思维模型——完美演绎、6大庭审发问盲区与破解路径——触手可得、7大庭审发问的困境与突破之法——随心所用、10余个典型案例的实战剖析——方法论提炼与创新 、 30多条庭审发问的应变实战信条——复制粘贴……

 

总之,最佳的问题设计,是使被发问对象无法拒绝回答;最佳的发问逻辑,是使下一个问题来自前一问题的回答;最佳的问题排序,是利用前一问题的回答提出下一问题。

 

课程简介.png

(一)刑事庭审发问的4大思维模型与方法论

1.精准目标设定

2.发问的4种思维方式:归纳思维、逆向思维、拆分思维、演绎思维

(二)刑事庭审发问的7大盲区与破解之法

1.盲区一:离题太远

2.盲区二:忽视法官提问

3.盲区三:只问不评

4.盲区四:问题杂糅冗长

5.盲区五:问结论,法言法语

6.盲区六:不懂就问

7.盲区七:重复发问的例外

(三)刑事庭审发问的6大困境与解围之术

困境一:公诉人火力太猛

困境二:审判长限制发问时间

困境三:发问被打断

困境四:发问对象不配合

困境五:遗漏发问

困境六:法官没听懂



  课程编号   xsk3648
  学习投入   99元


主讲老师 田鹏
课时安排 4课时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九民会议纪要的理解与适用
下一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解决的108个关键点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课程及人物版权归课程主办方或主讲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