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搜索引擎

国学

内训讲师:赵士林 需要此内训课程请联系中华企管培训网
国学内训基本信息:
赵士林
赵士林
(擅长:传统文化 )

内训时长:2天

邀请赵士林 给赵士林留言

内训咨询热线:010-68630945; 88682348

内训课程大纲
第一讲:以儒做人
一、爱满天下——孔孟的启示
(一)从孔子谈起
(二)什么是仁
1仁者爱人
2孟子十字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1)亲亲——对亲人的爱——父母之爱——孝
(2)仁民——对大众的爱——推己及人
(3)爱物——对天地万物的爱——天人合一
3 五常仁为本
二、人生境界——圣人和凡人
(一) 圣人——大丈夫——君子
(二) 高山仰止——司马迁的追求
(三) 下学上达——极高明而道中庸
(四) 日日新,又日新
三、自强不息——《易经》的智慧
(一)易经的迷信——化神奇为腐朽 
(二)易经是本什么书?
1孔子的解释
2易经三精神: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天地之大德曰生
(3)天地人——“三才”
四、一个世界——实用的文化
中西比较——一个世界和两个世界
  1比尔盖茨、基督教背景:遗产税
2伊斯兰
 3 孔子关注人间——
4 只羡鸳鸯不羡仙
5 功利的宗教观——和神做买卖
6 四海之内皆兄弟
7 死亡问题——传宗接代——三不朽

第二讲 以道养生
一、儒道互补
(一) 太阳的精神和月亮的精神
1日月交辉,儒道互补,画面
2道家和道教
3道家讲养生,和儒不一样
(二) 老子传奇
1子中之子
2孔子求教、老子化胡、
3水墨画
4世界级大哲学家(黑格尔评价孔老)
二、老子的智慧
1军事智慧:
(1)老子:“善战者不怒”
(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3)兵者不祥之器——反战的老子
2 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折腾
(1)无为而治
(2)太上不知有之——政治家的等级
(3)所谓“愚民政治”
3人生智慧:不争哲学——柔弱胜刚强
(1)水和婴儿
(2)物壮则老
(3)少则得,多则惑
(4)知足之足
4宇宙智慧:
(1)道的本质——道法自然
(2)道的功能——道生一
(3)道的规律——反者道之动
三、庄子的智慧
(一) 庄子:生和死都差不多
1 自然主义
2 逍遥游,蝴蝶梦
3 庄子原来是美学家

第三讲 以禅清心
(一)直指人心
(二) 慈悲心
(三)平常心
(四)清净心
(五)自由心
(六)自然心

第四讲 以墨尽责
(一)和平斗士——“非攻”
(二)利在天下——“兼爱”
(三) 穷人的思想家
(四)侠肝义胆——烈士精神

第五讲 以法为基
(一)开场白:老鼠哲学
(二)商鞅
1变法七条
2孟商悖论
3目的和手段
4 悲剧命运
(三)韩非
1利字当头
2 统治术
(1)法
(2)术
(3)势
3 韩非和马基雅维利
4人治和法治

第六讲 以兵入市
一、海湾战争的启示
二、传统智慧和管理
三、 百代谈兵之祖
四、孙子的政治头脑
五、孙子的和平思想
六、五字真言:智信仁勇严
七、对企业家的六大启示
1 守正用奇
2 知彼知己
3 避实击虚
4 攻其不备
5 兵者诡道
6 兵无常形

讲师 赵士林 介绍
  中华企管培训网特聘讲师,吉林人,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博士学位(导师为李泽厚)。曾任东京大学特邀研究员,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内多所高校兼职教授。2004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兼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实战经验及荣誉:
  赵老师的视频节目《中华文化二十讲》和《人人美学》入选教育部中国大学视频课程,《中华文化二十讲》在教育部中国大学视频课程“爱课程”、网易“公开课”正热播,同类节目点播第一名。《国学六法》先后在山东教育电视台、腾讯微讲堂热播。

北大清华讲演集《中国的智慧》广受欢迎,很多企业家批量购置赠送友人和客户。
新著《国学六法》,结合现代生活、企业文化建设等融会贯通地阐释儒道禅墨法兵等中国六大思想文化,在山东教育电视台两轮播出,广受欢迎。著名作家王蒙评曰:“赵士林的新书,是对于儒道禅墨法兵的新发现,是对这些先秦思想家的学问境界生活化的还原,也是对古今中外文理大千图景的大勾勒,还是书卷践行史论新的化合与创意。抚之读之思之,如入光明境,其乐何如!”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再复评曰:“自创蹊径,打通儒、道、墨、法、禅、兵六家血脉。更为宝贵的是,此书不摆“国学”的酸气腐气姿态,而将学问与生命紧密连结,把全部思索与论述用于努力做好一个人和努力做好一些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业。……不仅传统经典又见新的活水,且中国读者还可以找到身心存放的正、净之处。学子得道,能不乐乎?”

另为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常驻嘉宾”,《中国青年报》、新浪网、《精品购物指南》、《联合早报》等海内外媒体均有对赵士林教授的大量专访。

学术著作:
《当代中国美学》、《李泽厚美学》、《心学与美学》、《心灵学问》、《荀子》、《交叉的视野》、《中国的智慧》、《国学六法》、《不识时务》等;学术译著有《中国的思想》;主编学术文献:《中国学术年鉴》、《美学百科全书》、《西方美学史》(四卷)、《李泽厚思想评析集》、《基督教在中国》、《黑春秋》、《亚洲报告》、等,学术论文有《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孔子研究》、《读书》、《战略与管理》等刊物刊载近百篇;常在《新京报》、《中国青年》、燕南网、《南风窗》、《粤海风》等发表时评。

上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寻根
下一篇: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教子有方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