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搜索引擎

《项目化经营管理之道》

内训讲师:于洪波 需要此内训课程请联系中华企管培训网
《项目化经营管理之道》内训基本信息:
于洪波
于洪波
(擅长:项目管理 党政文化 )

内训时长:12天

邀请于洪波 给于洪波留言

内训咨询热线:010-68630945; 88682348

内训课程大纲

《项目化经营管理之道》课程介绍 

项目,是指独特的、一次性的事务。项目可大可小。大可以大到国家级大项目,比如:“十三五规划”制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北京承办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等;小可以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举行婚礼、家庭旅游、同学聚会、为父母过七十大寿等都是项目。企业的上市、融资、招投标、新产品研发、市场调研、培训等,也都是以项目的形式来运作的。

项目管理,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运用于各项项目之中,以达到项目要求。即:如何把一件独特的事务一次搞定。它本身涵盖十门课程: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干系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整合管理。可见,项目管理拥有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有两大理论支撑,一是系统论,二是统筹法。“系统思考、统筹安排”是项目管理最核心的指导思想。

项目化经营管理之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项目管理”,二是“经营之道”。“项目管理”是来自西方的专门研究独特事务运作的管理科学,“经营之道”是源自东方的流传千年的管理艺术。把这两部分内容融合在一起,组成“项目化经营管理之道”,旨在说明:在中国搞定一个项目,必须把西方成熟的“管理科学”和东方神秘的“管理艺术”结合在一起;必须把西方的“搞定事”和东方的“搞定人”结合在一起;必须把西方的“讲规则”和东方的“看情况”结合在一起;必须把西方的“术”和东方的“道”结合在一起。本课程对以上四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项目的独特性和一次性,揭示了项目管理的“创新”本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预示着中国将全面进入一个创新时代,在创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事务都是项目的运作,所以,项目管理时代已经到来。

希望通过本课程,能为中国培养一批懂项目、会经营项目的将帅;打造众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项目团队;提高国人在项目运作方面的技能,让一个又一个中国梦成为现实。 

课程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科学高效的运作一个项目?(整体管理:8步骤)

2.如何管理项目的范围、进度、质量和成本,做到“准快好省”?

(四项基本要求)

3.如何运用“系统论”和“统筹法”,提高做事的效率,确保做事的效果?(两大理论支撑)

4.如何组建团队?建设团队?管理团队?解散团队?如何搞定项目背后的干系人?(驭人之道)

5.信息如何沟通?沟通中产生冲突如何化解?(沟通管理)

6.如何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风险管理)

7.如何从外部获取资源?如何谈判?如何签约?如何组织招投标?(采购管理)

8. 如何理解项目管理是“西方科学”和“东方艺术”的完美结合?

9. 如何理解项目管理是“搞定事”和“摆平人”的辩证统一? 

《项目化的经营管理之道》 

第1章 打开三个问号

1.1 项目管理是怎样一门课程?

— 项目管理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事办成,把目标落地并使成功可复制”的学问。如: 十八大召开、汶川抗震、举办奥运会、企业上市、新产品研发、招投标、同学聚会等等,都是项目运作。

— 项目管理四重限制:时间(快)、成本(省)、范围(准)、质量(好)。

“时间”和“成本”属效率指标,“范围”和“质量”属效果指标。

项目管理:既关注做事的效果,还关注做事的效率。 

1.2 为什么有人会错误的认为“项目管理”就是“工程管理”?

— 项目管理起源于建筑(分享“一渠三得”,剖析中国频繁挖马路的根源)

—“鲁布革”冲击(工期缩短6个月,成本下降40%)

— 项目管理发展历程(起源于建筑与工程-----发展于军事与科技----现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1.3 项目管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 47个过程

— 5大过程组

 — 10门功课 

第2章 重要理念

2.1  什么是项目?

— 项目是独特的需要一次性搞定的事务;重复去做的事务叫常规业务;

   项目采用项目管理,常规业务采用流程管理(可交给机器人);

 项目的三大特征:独特性、一次性、逐渐完善性。

— 项目和“创新”相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今中国,绝大部分事务都是项目的运作。

— 人生也是个项目。 

2.2 什么是项目管理?

— 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运用于各项项目之中,以达到项目要求。

— 西方:以事为本,重技术和规则,认为把事搞定了,就把人摆平了;

   东方:以人为本,重关系和变通,认为把人搞定了,就把事摆平了。

— 项目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搞定事,更要搞定人。 

2.3  什么是“项目化经营管理之道”?

— 这个标题有两层涵义:“项目管理”是西方科学;“经营之道”是东方艺术。

从“科学”和“艺术”两个角度探讨项目管理,就是:项目化的经营管理之道。

— “项目化经营管理之道”旨在探求: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努力做到“科学”与“艺术”的辩证统一,“做事”与“做人”的辩证统一,“规则”与“变通”的辩证统一,“道”与“术”的辩证统一。

— 解读“方圆之道”

— 说说胡锦涛家的那些事儿 

第3章 项目范围管理

3.1 范围规划 → 收集需求 → 定义范围 → 创建WBS → 核实范围 → 控制范围

3.2 重点介绍“工作分解结构”(WBS):

    — 三种表达方式

— 三种分解思路

— WBS分解到何种程度为宜? 

第4章 项目时间管理

4.1 进度规划 → 定义活动 → 估算时间 → 估算资源 → 活动排序 → 进度计划 → 控制进度

4.2 优先顺序图法PDM

4.3 关键路径法CPM

— 如何科学制定工期

— 如何科学管理工期

4.4 解读“帕金森定律”

4.5 如何追赶落后的进度?(五种技术)

4.6时间管理四象限

  — 深刻剖析“时间去哪儿了?”

 — 如何管理时间?

— 领导重点要做的七件事

 — 领导为何又忙又累又不出业绩?(从三方面探讨)

4.7 穿插:实战练习题

4.8 介绍:PMP考试 

第5章 项目质量管理

5.1 质量规划 → 质量保证 → 质量控制

5.2 介绍六种工具(质量管理链):

   调查表 — 排列图 — 因果图 — 对策表 — 控制图 — 流程图 

第6章 项目成本管理

6.1 成本规划 → 估算成本 → 制定预算 → 控制成本

6.2 估算成本的五种技术

6.3 降低成本的十大理念

6.4 控制成本的核心技术----挣值法

6.5 穿插:实战练习题 

第7章 项目干系人管理

7.1 识别干系人 → 规划干系人管理 → 管理干系人参与 → 控制干系人参与

7.2 何谓“项目干系人”?

7.3 如何管理“项目干系人”?

7.4 如何管理“不同需求种类类的干系人”?

7.5 本章还将穿串探讨:

— 马斯洛五个层次需求理论

— 宋江是怎样做“及时雨”的?

— 习近平如何布局“钓鱼岛”?

— 面对干系人需求冲突,如何权衡?

— 故事:湖面到底有多大?

— 如何做到“又真又美”? 

第8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8.1 人力资源规划 → 组建项目团队 → 建设项目团队 → 管理项目团队

8.2 角色规划要素(4个)

8.3 组建团队技术(5个)

8.4 项目团队建设技术(6个)

8.5 项目团队管理技术(3个)

8.6 解读“彼得定律”

 第9章 项目沟通管理

9.1 沟通规划 → 管理沟通 → 控制沟通

9.2 沟通模型

9.3 沟通方式(重点介绍:非语言沟通)

9.4 沟通技巧(6个)

9.5 沟通忠告(13句)

9.6 冲突解决技术(5种) 

第10章 项目风险管理

10.1 风险管理规划 → 识别风险 → 定性风险分析 → 定量风险分析 → 风险应对规划 → 监控风险

10.2 如何辩证看风险

10.3 风险识别技术(7个)

10.4 风险评估技术(4个)

10.5 风险应对技术(8个)

10.6 解读“墨菲定律” 

第11章 项目采购管理

11.1 采购规划 → 实施采购 → 管理采购 → 结束采购

11.2 合同及合同类型(7种)

11.3 合同谈判技巧(10个)

11.4 穿插实战练习 

第12章 项目整合管理

通用的项目管理“八步骤”

12.1 签发章程

12.2 工作分解 

12.3 活动排序 

12.4 综合计划 

12.5 团队实施 

12.6 全程监控

12.7 项目收尾

12.8 项目后评价  

结束:推荐三本书



讲师 于洪波 介绍

于洪波 老师:

北京大学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究室 研究员;

北京大学 项目管理课题组 组长;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特聘教授;

美国管理科技大学 特聘教授。

荣登讲坛之前,曾在机械、粮油、投资、咨询等领域担任过企业高管。

于洪波老师 2004年首次将《项目管理》引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并一直担任该课程的主讲老师。之后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大学、美国管理科技大学 等高校聘为《项目管理》主讲教授。自2004年至今(2015-7)已在全国各地做了1100多场专题报告,(其中,EMBA班800多个、政府处级干部班200多个),尤其以“一张片不落,一分钟不差”在业内广受好评。

于洪波老师 把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融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精品管理体系,讲解深入浅出、客观生动。他运用了大量翔实的资料、数据,分析了项目管理在日常工作及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幽默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现代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无论是党政干部、企业家还是普通职场人士都将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上一篇:《O2O模式下的混合式学习项目设计》
下一篇:《卓越项目管理实战演练沙盘培训方案》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