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培训课程
《碳中和背景下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策略》
碳中和背景下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策略
一、碳中和及其背景下绿色金融业务
1、明晰何为碳达峰与碳中和?
2、主要经济体碳达峰与碳中和时间表
3、应认识到中国完成“3060”目标任务较为艰巨
4、绿色低碳行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
二、未来高碳行业违约率会显著上升
1、“3060”目标实现不利行业:产能压缩
(1)上游原料:煤炭、材料
(2)下游制造业成本上升:钢铁、水泥、石化、铝业等
2、有助于推动“3060”目标实现的领域
(1)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
(2)电化学储能
(3)特高压传输
(4)新能源汽车
(5)碳交易
3、“3060”目标会使相关行业经济损失增加
三、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信息梳理分析
(一)概念梳理
1、绿色金融(体系)
2、绿色金融业务
3、绿色金融业绩评价
(二)绿色金融总体政策框架
1、纲领:一个意见+一个法律法规
2、指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3、规范性文件:各类绿色金融工具的具体机制
(三)政策层面主要有哪些举措或导向?
1、针对央行及相关机构
(1)通过优惠利率、绿色专项再贷款等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
(2)继续增加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控制投资高碳资产,在投资风险管理框架中纳入气候风险因素。
(3)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4)修订完成《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删除化石能源相关内容,同时争取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绿色分类标准。
(5)碳中和目标将会影响货币政策空间和传导渠道
2、针对银保监会及相关机构
(1)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绿色信贷不良容忍度;
(2)探索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设置总体资产风险权重下限的基础上开展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和提高棕色资产风险权重的试点;
(3)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绿色技术创新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3)推动绿色保险产品创新,为绿色保险产品备案提供便利;
(4)指导保险业金融机构建立绿色投资制度,开展绿色投资;
(5)其他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措施。
四、主要绿色金融产品现状剖析
(一)绿色债券:存量888只、规模合计9107.53亿元
1、绿色金融债券:存量96只、规模合计3368.70亿元
2、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存量792只、规模合计5738.83亿元
3、碳中和债属于绿色债券的一种,目前已发行19只
4、绿色债券的投资人主要有哪些?
(二)优惠绿色贷款产品创新
1、整个市场规模约为12万亿左右、占比7%附近
2、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投放规模如何?
3、7家银行成为践行绿色金融的赤道银行
4、优惠绿色信贷发展方向
(1)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可按规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
(2)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专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分支机构、事业部等。
(3)创新绿色信贷品种
(4)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
(5)金融机构应配套绿色信贷专项规模
(6)鼓励金融机构使用环境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和工具
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CARD中心)博士后
任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教授
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访问学者
联合国发展项目署“上海、雅加达、胡志明市财政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
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CARD中心)博士后,曾任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教授。联合国发展项目署“上海、雅加达、胡志明市财政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参与教育部“金融市场学”研究生教材编写。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
近年在《国际贸易问题》《上海金融》《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江苏改革》等主流媒体和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文章40余篇,参编著作数部。通过对国内外最新的经济金融数据的深入分析来把握未来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趋势和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同时指出其可能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影响。
授课风格:清晰流畅、教态从容、互动热烈、气氛活跃。
解决方案:让学员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汲取知识、提升能力。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金融科技创新与银行未来》
下一篇:《银行消保主题活动的筹划与开展》
- 企业到公司化阶段后,老板要从关注事向关注人转变
- 某电信企业员工职业化项目纪实
- 某商业银行EVA考核模式设计项目纪实
- 管理企业不难---管理思想摘录
- 成功者离不开第4个医生
- OD落伍了,OD2.0来了
- 中层的责任与担当
-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
- 赢在协同:如何高效联动与无缝对接
- 问题解决力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