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能
《企业中层管理意识提升》培训题纲
参加对象:部门经理等中基层管理人员,有培养价值的基层骨干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根据多年管理及培训经验,发现很多管理团队存在如下问题 :
1、专才变管理人才:管理人员多半是专业出身,虽然做管理工作多年,但对管理者的角色缺乏正确的认识,希望通过培训,让这些管理者实现从专才向管理人才的转变,把“自己做的好”的观念转变成“带领团队做的好”。
2、本色演员变职业演员:很多管理人员的管理风格是简单粗犷的,很多人是“本色演员”,靠自己的个性,个人的威风来管理团队,希望通过培训帮他们实现从“本色演员”到”职业演员”的转变,提高管理团队的职业化素质。
3、以道御术,内圣外王:很多管理者认为,只要业务好就行了,没有留意到个人的修炼,个人心智模式的调整,人格特质的迁善,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让他们意识到冰山下的部分,以道御术,内圣外王。
各部门经理、主管从来都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是企业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当企业规模逐渐扩大时,都需要快速提升中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让他们成为企业的核心骨干,以带动整个团队的成长。
而现实工作中,中基层管理人员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管理技能训练,很多人是从业务或技术骨干直接走上管理岗位,由于缺乏基本的管理角色认知而造成失误,给企业带来时间,金钱和机会的代价。
面对这些问题,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华为、联想集团等优秀企业对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的提升越来越被重视,《企业中层管理意识提升》这个课程,已经成为这些优秀企业的重点培训项目,在这些企业中,称之为“常规武器”。
课程受众: 部门经理等中基层管理人员,有培养价值的基层骨干
课程时间: 2天
授课方式:案例体验+实战方法+录像观赏+角色扮演+提问互动+分组讨论+精彩点评
课程特色: 气氛活跃互动,内容启发顿悟,方法实用可操,设自由问答时间解决实际困惑
【课程大纲】
一、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模型—给学员树立起优秀管理者的标杆,对照自己,找出差距
1、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模型
2、冰山理论:心智模式和业务技能、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3、管理者的道和术之间的关系:以道御术、内圣外王
4、技术骨干和优秀管理者之间的差距
5、什么样的管理者才是称职的
二、重新理解管理的涵义、优秀管理者的角色认知和应具备的管理意识
1、管理的真正涵义是什么
2、现场测试:你是否具备管理者应有的角色意识
3、优秀员工、业务骨干和优秀管理者的区别
4、从优秀员工、业务骨干到优秀管理者的五个转变
5、优秀管理者的正确角色与错位角色
6、职业化意识:从本色演员到职业演员的过渡
7、管理者的新理念--仆人式领导
8、五级领导人的特征
9、企业发展到不同阶段对中基层管理人员能力的不同要求
10、中基层管理者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起的作用
11、管理者应该有的意识:使命感、责任意识、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全局意识
12、游戏体验:“迷你企业游戏”中看中层的常见问题,清晰中层角色、作用和责任
注:本方案为初步方案,通常情况下,会在培训前,与企业做进一步沟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调整成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方案。
上一篇:企业咨询式股权激励操作实务总裁班
下一篇:中层领导说话处事《九型人格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 企业到公司化阶段后,老板要从关注事向关注人转变
- 某电信企业员工职业化项目纪实
- 某商业银行EVA考核模式设计项目纪实
- 管理企业不难---管理思想摘录
- 成功者离不开第4个医生
- OD落伍了,OD2.0来了
- 中层的责任与担当
-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
- 赢在协同:如何高效联动与无缝对接
- 问题解决力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