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
产品战略与规划高级实务(杨飞)
参加对象:企业高管、产品总监、技术总监、产品经理、企划经理、产品与研发部经理、项目经理等- 开课地址: 开课时间:
产品成功首先是方向、定位要正确!方向错了,走得越快,效率越低!
尽管很多企业都在讲“面向市场”,但他们的所谓“市场导向”实际上是在被客户牵着鼻子走的简单的“销售导向“。他们并没有把产品研发作为投资来看待,真正上升到市场导向的高度上来,更谈不上更先进的价值导向理念了。
杨飞老师的“产品战略与规划高级实务”课程,在过去数年中独树一帜,赢得了学员的高度认可,也帮助了不少企业。2014年,他将该课程重新整理,更新了最新的案例的同时,将课程内容重新编排,条理更清晰的同时,实战性、操作性更强。
中国企业的竞争已经从早期的粗放的竞争,逐渐发展到了技术、质量、品牌、战略等全方位竞争的时代。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然而很多企业在产品及技术创新战略、产品战略与规划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思路与方法,做什么产品还是靠拍脑袋,跟着竞争对手走,研发出来的产品缺乏竞争力,于是陷入价格的混战之中。很多企业技术进步缓慢,更谈不上核心技术突破。
竞争优势的确立,正确的产品战略和规划是第一步! 优秀的产品定位,具有前瞻性的产品规划,才能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开发正确的产品,这是企业立于不败的关键能力!本课程将带领学员深入学习这一领域的知识,并以此推动中国企业在战略规划领域的进步与提升。
培训收益
- 掌握产品战略、定位与规划的层次与框架
- 以价值驱动为导向的产品战略与规划的视角(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
- 产品战略及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误区,寻求解决方案、思路与方法
- 了解基于价值的产品创新模式与基于平台的产品创新模式
- 掌握产品战略及规划的过程与方法
培训特色
- 高视角:课程基于整体产品战略框架,是一门面向企业高管的高端管理课程。
- 重实战:采用国际最前沿的产品战略、决策和规划理论、原理和方法,结合本土著名企业之实践,通过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分析,的深入阐述适合中国企业的实战性的产品战略与规划体系和方法。
- 专业性:本课程根据国际一流研发管理体系的方法论,结合讲师多年产品战略与规划、产品研发管理、企业管理、研发咨询的实践经验,具有很强专业性。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产品战略解决什么问题
- 产品战略从何而来?
- 产品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 产品战略规划与市场管理的关系
- 产品战略规划与产品定位的关系
- 产品战略规划与产品研发的关系
- 产品战略规划与技术规划的关系
- 产品战略规划与团队激励的关系
- 产品战略为什么重要,解决什么问题?
- 产品的战略愿景与使命
- 产品战略途径
- 案例:X企业的产品战略举例
- 产品的战略愿景与使命
- 产品战略与规划过程是怎样的?
- 产品规划应该由什么部门或岗位来做?
- 产品战略与规划的步骤
- 案例1:HP公司的战略规划十步法
- 案例2:IBM、华为的产品规划六部曲
第二部分 从市场导向到价值导向
- 市场导向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不等同于客户导向?
- 理解市场才能面向市场——是客户么?是环境么?是竞争么?那到底市场是什么?
- 客户为什么不足以代表市场?
- 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
- 市场的各个要素告诉我们要做什么?
- 为何要价值导向?
- 产品的两类价值
- 什么是产品的经济价值?
- 什么是产品的非经济价值?
- 如何通过非经济价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 多个案例:著名产品的成功与非经济价值体现
第三部分 现在开始你的产品战略制定与规划
- 产品战略规划第一步——理解市场
- 市场环境分析——明确机会与威胁
- 市场竞争分析与自身分析 ——清楚优势和劣势
- 谁是竞争者,如何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 三种竞争策略与其选择
- 常见的竞争策略——不同市场地位的企业应采取那种竞争策略?
- 面对竞争行为的反应方式
- 模板案例:竞争对手分析表
- 模板案例:产品竞争地位要素评价表
- 市场总体分析——描绘市场地图,评估业务设计
- 你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APPEALS模型及其应用
- 课堂联系:分析某产品的$APPEALS要素及需求
- SWOT分析 —— 综合分析,对市场深刻理解
- 产品战略规划第二步——市场细分
- 所谓蓝海战略和产品定位问题
- 案例:成功找到蓝海的产品
- 明确细分市场目标
- 细分市场的维度有哪些?
- 个人消费品的常见市场细分维度
- 企业客户的常见市场细分维度
- 课堂练习:某产品的市场细分维度选择
- 案例:某产品的市场细分方式
- 细分市场的注意事项与实战规则
- 产品战略规划第三步——细分市场组合分析
- 对可选细分市场进行战略地位分析(SPAN分析等方法)
- 衡量市场吸引力的方法
- 衡量竞争地位的方法
- 对可选细分市场进行战略地位分析(SPAN分析等方法)
- 对可选细分市场进行财务指标分析(IRR、NPV、ROI等指标)
- 选择目标市场的五种策略及其优缺点
- 开始做出选择
- 确定业务目标,找到与目标的差距
- 利用Ansoff矩阵寻找拟补差距的可能
- 跨越新产品的“裂谷”
- BCG矩阵分析
- 产品战略规划第四步——制定产品业务策略与规划
- 明确实现收入目标的细分市场和产品组合
- 明确填补与目标差距的关键行动
- 案例:不同市场区间的行动策略举例
- 更新细分市场的财务
- 形成细分市场的业务计划
- 产品业务计划六要素——如何撰写产品战略规划文档?
- 举例:某公司产品战略规划模板——产品线业务计划书
- 产品战略规划第五步——产品路标的制定
- 定义排序的权重框架
- 确定所有的潜在产品或项目
- 利用Ansoff矩阵对产品或项目进行分类
- 根据权重为产品或项目进行打分
- 明确产品或项目间的依赖关系
- 将路标内的产品进行排序,并输出产品路标
- 产品战略规划的其它问题
- 多产品线的规划——融合及优化业务计划
- 市场、技术和财务方面的风险分析
- 高层的产品组合决策——PDC
- 资源平衡、管道管理问题
- 技术预研与平台规划问题
- 与产品研发的衔接——产品开发任务书
- 管理业务计划和评估绩效
- 案例:不同产品策略下的考核重点与权重分配
- 案例:H公司关于产品线考核的原则
第四部分 产品战略规划的组织与团队
- 产品规划跨部门团队的构成
- 产品规划团队在组织中的位置
- 案例:3M公司的产品规划小组
- 案例:H公司的产品规划组织
- 产品规划团队中各角色与职责
- 举例:一次完整的产品战略规划过程与执行计划
第五部分 产品战略规划体系构建与其它
- 产品战略与规划体系建立的一般过程
- 先有人还是先做事?
- 如何培养合格的产品规划经理?
- 举例:某公司产品规划流程
- 课程小结及阅读书籍推荐
讲师介绍 — 杨飞先生
- 中国产品创新管理第一人
- 产品与研发管理专家
- 研发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 资深顾问、品牌讲师
- 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协会特聘顾问
- 《中国品牌讲师大全》推荐品牌讲师
- 香港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 工学学士
- PDMA(美国产品开发与管理协会)会员
工作经历及专业背景
杨飞老师,产品及研发管理权威专家。现任中天华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亦是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专家、咨询顾问和讲师。具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管理及研发管理及咨询经验。
曾服务于华为公司、卓望科技、百富环球等知名企业。先后担任项目经理、研发部经理、产品线总监、研发总监等职务。具有大型跨国团队管理和海外工作经验,精通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深刻理解企业管理现状。
作为研发管理领域的著名专家、权威顾问成功主持了多家企业的产品战略与规划、产品管理体系、研发项目管理、研发人力资源等管理体系的咨询、培训与实施。开设公开课及企业内训课程千余场,培训学员十余万,深受客户的信赖与好评。凭借全面的管理理论基础和资深的职业经验,杨飞顾问对需求理解清晰,把握重点准确,方案具体,剖析深刻,极具实战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位具有颇高知名度和威望的实战专家顾问,其在业界广受赞誉。
擅长管理领域
产品战略与规划、研发项目管理、IPD-CMMI体系构建、研发组织结构设计、质量及过程改进、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绩效管理、研发团队管理等。
核心课程
《产品战略与产品规划》、《从技术走向管理提升》、《中层管理者技能提升MTP高级课程》、《项目管理高级实务》、《卓越的产品管理高级实务》、《高效的产品经理高级实务》《研发项目管理实战》、《研发人员素养及职业规划》、《产品与研发创新与突破》、《产品需求管理与开发》、《研发绩效管理与激励高级实务》、《集成产品开发体系(IPD)》、《软件项目管理沙盘训练(Mini-project)》等。
部分培训及咨询客户
思科(网迅)、海格集团、迈瑞医疗、金碟软件、鑫诺通讯、同洲电子、卓望数码、欧珀移动通信、步步高通信、康佳集团、东方通信、TCL通讯 、东方网信、浪潮通信、全志科技、从兴电子、京信通信、百富环球、新国都、上海BCD、恒生电子、、顺洛电子、理邦精密仪器、海康威视、科锐光电、许继集团、欧普照明、元征科技、广电运通、紫光华宇、顶点软件、普源精电、波达通信、宇龙通信、富士通、五菱柳机动力、通用五菱、长安汽车、五菱汽车、比亚迪股份、三一重工、宇通客车、徐工集团、无锡锡柴,西门子、海尔电器、美的电器、创维电器、老板家电、荣事达、九阳小家电、华菱、松下•万宝、海信集团、麦博电器、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协会、香港理工大学等
上一篇:决战项目管理(黄老师)
下一篇:研发项目管理沙盘高级实战(王小刚)
- 企业到公司化阶段后,老板要从关注事向关注人转变
- 某电信企业员工职业化项目纪实
- 某商业银行EVA考核模式设计项目纪实
- 管理企业不难---管理思想摘录
- 成功者离不开第4个医生
- OD落伍了,OD2.0来了
- 中层的责任与担当
-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
- 赢在协同:如何高效联动与无缝对接
- 问题解决力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