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搜索引擎

基于过程方法的可靠性提升工程课程高级研修班

参加对象:质量、研发、工程、可靠性等部门总监、经理、主管、工程师等管理与技术人员

公开课编号 GKK5490
主讲老师 朱老师
参加费用 3000元
课时安排 2天
近期开课时间 2014-05-23
举办地址 加载中...

其他开课时间
  • 开课地址: 开课时间:

公开课大纲
课程背景
可靠性工程已经被列为国家战略目标,国务院在《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需要实施包括可靠性提升工程的质量提升工程。
  最新版ISO体系GJB 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特别提出了建立、实施和保持可靠性工作过程,要求应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应用到可靠性工作中。
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的根本是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可靠性标准体系是作为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的依据,两者紧密结合,夯实着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的基础。
通过加强产品可靠性设计、试验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采用过程管理图(乌龟图)等工具,结合可靠性工作案例,详细分析可靠性工作过程的过程名称、过程输入、过程输出,定义责任人、制定工作流程和方法、使用资源和过程衡量指标,并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标准完善来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促进产品质量由符合性向适用性、高可靠性转型。


课程模块大纲:

模块一:质量发展纲要与可靠性提升工程
1.1 产品质量法 
1.2 质量发展纲要
1.3 建设质量强国
1.4 质量提升工程
1.5 可靠性提升工程


模块二、可靠性提升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基础设施
2.1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设施
2.1.1 可持续发展
2.1.2 技术基础设施
2.1.3 标准化是可持续发展技术基础设施三大支柱之一
2.2 可靠性提升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基础设施
2.2.1 质量管理体系是可靠性提升工程的根本
2.2.2 可靠性标准体系
2.2.2.1 IEC 可信性标准体系
2.2.2.2 GJB 可靠性标准体系


模块三:可靠性工作过程
3.1 识别和管理可靠性工作过程
3.1.1 过程识别工具-章鱼图
3.1.2 过程管理工具-乌龟图(过程管理图)
3.1.3 可靠性工作过程识别
3.2 确定可靠性要求过程
3.3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过程
3.3.1 可靠性设计过程
3.3.1.1 制定和贯彻可靠性设计准则
3.3.1.2 可靠性定量设计过程
3.3.1.2.1 可靠性建模
3.3.1.2.2 可靠性分配
3.3.1.2.3 可靠性预计
3.3.2 可靠性分析过程
3.3.2.1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
3.3.2.2 故障树分析(FTA)
3.3.2.3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FRACAS)
3.4 可靠性要求验证过程
3.4.1 环境应力筛选
3.4.2 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试验)
3.4.3 高加速应力筛选(HASS)
3.4.4 可靠性鉴定试验
3.4.5 使用可靠性评估
 

模块四:4 可靠性软件在可靠性工作过程中的应用
 
指导老师介绍

朱老师:可靠性管理与实践专家,中国质量俱乐部特聘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委员。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所高级可靠性师。
从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研究40余年。具有丰富的产品可靠性管理与实践经验。先后服务于各类电子、机械类企业的管理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

上一篇:精益生产项目辅导班(文放怀)
下一篇:成功的项目管理(杨柳)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