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组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引资上是与股权激励实务》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引资上是与股权激励实务》
【培训背景】
历经30余年的改革发展,国企改革又重新站在新的起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企改革后,从大型央企到地方国企,从上海到深圳,国有企业正经历着实现混合所有制、完善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制度、促进产融结合、市场化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改革等系列深刻的变革,2014年两会更是吹响了改革元年的号角。深化国资改革意见草案日前已上报国务院,国资改革的顶层设计呼之欲出;以混合所有制为核心的国资改革正由原先上海、广东等一线省市政府向纵深推进,包括安徽、贵州、陕西、江苏、海南、新疆、河南、河北等地均将国资改革列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文件中的首项内容,并明确了改革路线及时间表。
如何把握国家和地方改革的政策导向,设计新一轮改革目标和思路,争取主管部门、上级集团的改革试点支持?
如何结合新一轮国资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机会,优化业务结构和商业模式,设计市场化的重组路径,打造地方国资国企重组、产业整合的大平台?
如何把握新一轮改革的政策机遇,根据企业的政策环境、改革氛围、资源条件、发展阶段等,确立核心思路、谋划改革路径、系统设计改制方案?
如何循序渐进推进改革工作,理顺改革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围绕“人、财、地、资、债”系统有序的开展改革工作?
如何破除“玻璃门”、“弹簧门”等各种隐性障碍,明确民企对接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国企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民”融合?
如何通过改革解决人力资源的激励和约束问题,寻求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新方式,建立企业与关键岗位人员之间紧密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权架构?
如何构建母子公司资本架构,一方面提升集团总部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组建子公司层级的投/融资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价值能力,更好的对接资本市场?
为帮助央企、地方国企、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利用现行政策深化改革,谋求发展;帮助企业通过改制重组业务、重塑机制,提升管理,对接战略投资者,谋求上市;帮助企业更好的设计新形势下人力资源激励与约束机制,特推出本课程。
【培训提纲】
一、深度解读新一轮改革重组新政及各地国资国企改革的最新思路
1、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深化国企改革政策解读
2、深化国资改革意见草案的核心思路解析
3、上海模式、广东模式及安徽、贵州、四川、陕西、江苏、海南、新疆、河南、河北等地国资改革动向与最新思路
二、比较分析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特点,回顾历史,谋划未来
1、我国国企改革进程回顾与问题分析
(1)扩大经营自主权阶段(1978年至1992年)
--没有建立新的体制和新的机制
(2)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阶段(1993年至2002年)
---没有弄清问题实质,缺少组织性约束和制度性规范
(3)重组调整和规范改革阶段(2003年至2012年)
---重形式轻内容,重程序轻实质,没有解决好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2、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特点
(1)四大层面改革
- 所有制层面改革:“管资本”、“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投资公司”
- 行业层面改革:分类改革、有进有退
- 经营层面改革:放宽内外准入、并购转型增效
- 内部激励改革:地方试点先行、形式百花齐放
(2)四类改革主体:央企、上市公司、省属国企/地方融资平台、央企及地方国企下属二三级企业;
(3)三个核心思路
- 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
- 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促进国资资本化运作;
- 促进上市公司提高效益、激发大盘蓝筹股活力
3、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意义
- 国资监管:管资本转型
- 国有企业意义:体制机制改革;市场化主体
- 民营企业意义:业务资源互补;去家族化,规范化经营
三、如何在发展主题下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
1、从机会型改革到战略型改革
2、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战略——以区域国资平台打造为例
(1)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国资布局调整的机会
(2)平台定位:产业运营平台与国有投资平台的考虑
(3)产业布局与业务调整
- 产业链发展路线图分析
互动:结合企业实际,对本企业进行产业链发展路线图分析及其转型路径分析
- 商业模式分析
国有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四条路径
互动:结合企业实际,对本企业进行经营模式现状分析与转型路径分析
- 现有业务的加法减法合并法
多元业务情况下的战略转型及其路径
单一业务情况下的战略转型及其路径
- 做大做强做优主业
改造提升主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向产业链高端推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品生命周期,获取行业竞争优势
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企业获得新生和新的发展机遇提早谋划。
互动:总结汇总本企业所有可能的转型路径
四、如何在资本主题下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
1、 企业可持续成长与资本战略
2、资本战略之一:总部实力打造
(1)金融化资源
(2)资本化能力
3、资本战略之二:市场化重组
(1)“国有企业资产+民营企业智慧+资本市场财技”是一种常见的重组方式
(2)市场化重组的五条主线
- 业务重组(可行性分析,制定最优重组方案,为涉及的业务购买或者出售提供专业财务顾问意见,协助企业设计和实施交易方案)
- 产权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合理利用不同性质的资本来源,促使企业价值和所有者价值最大化,确保资本保值增值目标实现)
- 债务重组(帮助企业设计包括但不限于贷款改投资、直接融资增资减债、债权变股权、破产免债、股份合作等形式的债务重组方案,协助谈判、审批)
- 组织重组(构建符合未来发展和需求的组织架构,对企业组织运营体系的系统性整改,包括业务流程、作业制度、部门设置、岗位设置、人员调整、支撑运营的管理制度)
- 人员重组(对原企业所有人员进行分流、安置或进入新股份公司。通过减员增效,优化劳动组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3)市场重组实践与案例
- 战略与策略——究竟是战略重要,还是重组思路重要?
- 历史与未来——到底是关注历史遗留问题,还是考虑未来发展?
- 常规路径与正确路径——是从人员到资产再到业务的重组,还是应该以业务为起点构建并购重组路径?
- 重组与整合——是企业结构搭建完成就实现兼并重组的目的了,还是应当关注重组后的整合?
- 央企/地方国企市场化重组案例分析与讨论
3、资本战略之三:引资上市
(1)了解投资人——以 VC 为例、熊晓鸽对投资项目的三条判断标准
(2)引入战略投资者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目的明确;私募对象的选择;股权出让的比例;公司估值;投资协议条款
(3)企业如何才能成功上市
- “财务上市”;“法律上市”;“经营管理上市”;“文化和观念”上市
- 企业改制重组上市的战略选择与时机把握
- 企业上市地点选择
- 企业境内上市条件(主体资格要求;独立性要求;规范运行要求;财务指标要求
- 从上市方案被否看企业改革重组方案设计、改革重组流程设计的规范性问题
五、如何在创新主题下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
1、产权层面创新
(1)主业辅业界定、厂办大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经营性事业单位所有者权益量化方法
(2)企业资产划分、清产核资、债务处理和资产处置方案
(3)国有产权转让的交易、定价、转让价款等
(4)土地、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商誉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和处置等问题
2、治理层面创新
(1)发展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要求
(2)国企监管方式改革对国有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影响
(3)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子公司治理设计要点
3、激励层面创新
(1)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身份置换、人员安置及经济补偿金计提
(2)核心经营团队、骨干和职工持股方案设计与企业中长期激励方案
- 股权激励的双重特征
人力资源的激励与约束,即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创新;
产权多元化和建立有效均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即企业外部产权创新
-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九大要素
持股对象——定人;股权价格——定价; 持股数量——定量;持股条件——定条件;持股时间——定时间;持股载体---自然人、持股公司、有限合伙形式;股份来源和资金来源——定来源;退出机制---回到原点、老有所养、离职成本;财务与税收---财务公开的处理方式、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 股权激励实践及案例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创业型股权激励、竞争性行业股权激励、传统行业股权激励等;
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法律、财务要求;
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3)企业国有产权在向管理层转让中的政策风险及对策
北京某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企业改制部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企业改制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中国企业联合会客座教授
清华总裁班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主讲老师
中科院研究生院主讲老师
职业背景
潘朝金先生祖籍江苏省南京市,长期从事管理咨询、企业改制、融资并购等工作,1991年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曾任大型国有集团高层管理人员、民营企业集团投资总监和咨询集团总裁等职务,在大型企业集团的高层管理岗位上有十余年的工作经验。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工作,熟悉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了解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
实践背景
潘朝金先生曾参与策划和实施了全国首例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主持或参与了中国航空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建设总公司、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国家邮政公司、南京钢铁集团、莱芜钢铁集团公司、山东某矿业集团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及下属企业(含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整体改制、主辅分离等,同时还主持或参与了 莱钢金鼎实业公司、南钢盛达实业公司、嘉峪关大友企业公司、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鸿翔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集体企业改制。其中2008年完成的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的集体企业改制获2010年度“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上一篇:《财富永不调零-资产组合方式及保护》
下一篇:《房地产业汇算清缴实战案例及风险解析》
- 企业到公司化阶段后,老板要从关注事向关注人转变
- 某电信企业员工职业化项目纪实
- 某商业银行EVA考核模式设计项目纪实
- 管理企业不难---管理思想摘录
- 成功者离不开第4个医生
- OD落伍了,OD2.0来了
- 中层的责任与担当
-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
- 赢在协同:如何高效联动与无缝对接
- 问题解决力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