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打破平衡,保持开放:华为组织激活的成功砝码》
《打破平衡,保持开放:华为组织激活的成功砝码》
主讲:叶绍斌老师
【课程背景】
数据显示,新创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5年,能够保持10年以上持续增长的企业大约只占企业总数的10%,而能够活过30年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甚至那些已具规模优势、进入国内国际市场“排行榜”的大型企业,同样可能因内部发展动力不足而难逃衰退甚至死亡的宿命。
那是否存在影响企业发展的某种 “负面力量”,与生俱来“阻碍”企业做大做强?是否存在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 “组织黑洞”,吞噬着企业“健康因子”导致企业逐步走向衰亡?
当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被发现的200多年后,有一个人将自然科学中“熵”的概念第一次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他就是华为的任正非。他认为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组织黑洞就是“熵增”,企业发展的自然法则就是熵从低到高,逐步走向混乱并失去发展动力,华为概莫能外。基于此,华为“自我解剖”,总结出自身存在的组织之熵、个体之熵:
组织层面:
1. 组织臃肿
2. 流程僵化一刀切
3. 决策效率低下
4. 协同困难、部门墙
5. 知识技能陈旧、新人无机会
6. 队伍板结、排资论辈
7. 过度管理、假动作、形式主义
8. 对流程负责而不对结果负责
……
个人层面:
1.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2. 唯上,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
3. 推卸责任,遇到问题不找自身原因,只找周边原因
4. 不敢淘汰惰怠员工,不敢拉开差距,搞平均主义
5. 不敢接受新挑战,不愿意离开舒适区
6. 只顾指标,不顾目标
7. 不开放进取,不主动学习,业务能力下降
8. 只对过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
……
以上华为所列的组织与个人之熵,不正是当下各类企业面临的内部“顽疾”吗?当这些“顽疾”横行肆掠腐蚀组织的时候,那么企业活力丧失甚至走向衰亡已为时不远了!
本次课程,叶老师将结合自身在华为多年工作经历和跟踪研究,深度剖析华为如何破解内部顽疾、对抗“熵增”,通过对公司层、企业层、个体层的深度激活,不断打破平衡,持续激活组织,确保了华为30多年来的持续商业成功和基业长青,为广大学员理解华为、学习华为打开钥匙之门,并能为我所用,从根本上解决上企业现存的痛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课程收益】
Ø 自我解剖,认知企业活力衰退甚至最终走向死亡的内部顽疾
Ø 掌握熵增定律、熵减原理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Ø 解读华为活力引擎模型,如何对抗企业之熵、个人之熵
Ø 理解华为组织激活的三大体系
Ø 掌握华为公司激活的六大法宝及关键举措
Ø 掌握华为团队激活的五大举措及关键举措
Ø 掌握华为个体激活的五大招术及关键举措
Ø 企业如何学习华为组织激活法?“真刀实枪”,现场答疑解惑,学之能用,用之则胜
【课程特色】
咨询式培训,于互动中引发思考,暴露问题,识别痛点,揭示企业内部“顽疾”。
实战型讲授,于经历中拨云见日,贴合实战,引出“药方”,让学员学之能用。
浓缩提炼,系统呈现华为组织激活的思想、战略、战术体系,避免“盲人摸象”、“小马过河”。
直击要害,结合任总讲话、经典案例和亲身经历讲授,避免“隔靴搔腰”、“蜻蜓点水”。
【课程对象】董事长、总裁、总裁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业务总/副总、人力总/副总、部门总监、业务总监等中高层人员【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
思想破冰:伊查克·爱迪思的企业死亡宿命论?
一、走进现实: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又将发生什么?
1、从案例看:“巨人”的倒下都是有原因的
2、从数据看:是谁扼杀了世界500强?
3、从数据看:中国民企“生存”现状
4、引发思考:是否存在影响企业存亡的“组织黑洞” ?
二、熵增定律:封闭系统下,熵会不断增大
1、熵:不可逆,不可用,且永远在增加
2、熵增定律:从有序到无序
3、如何熵减:开放系统+引入外力
三、华为之熵
1、个体层:熵增的18个现象
2、组织层:熵增的9大表现
3、熵之解药:华为活力引擎模型
Ø 对抗企业之熵:厚积薄发和开放合作
Ø 对抗个人之熵:激发生命活力促进发展
小组讨论:对照华为之熵,作为管理者,你的团队存在的主要弊病是什么?
四、华为公司激活
1、持续开放,兼收并蓄
Ø 思想开放:把开放合作写进基本法
Ø 一桶糨糊黏结华为力量
Ø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Ø 古今中外,为我所用(案例)
Ø 管理开放:“螺蛳壳里做不了道场”(案例)
2、战略“折腾”,确保“方向大致正确”
Ø 战略选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案例)
Ø 方向要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Ø 战略规划就是“折腾”,年年改,年年变
Ø 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BLM模型“横空出世”
工具:BLM模型,打通人力资源与业务战略的核心抓手
3、持续变革,构建核心竞争力
Ø 管理第一,技术第二
Ø 一路“抄袭”,构建持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
Ø 拜师IBM,实施IDP变革,削足适履(案例)
Ø 机制保障,让管理变革成为常态(案例)
Ø 反对完美主义,坚持七个反对
4、力出一孔,饱和攻击
Ø 针尖战略,压强原则
Ø 聚焦压强,力出一孔(案例)
Ø 持续研发,构建新的势能
Ø 多梯次、多途径、多场景饱和攻击(案例)
5、自我批判,负向做功
Ø 自我批判是华为核心价值观
Ø 华为成长史就是一部持续的自我批判史(案例)
Ø 没有危机意识就是最大的危机
Ø 自我批判的机制保障(案例)
6、以客户为中心
Ø 以客户为中心是华为核心价值观
Ø 客户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案例)
Ø 从客户层面构建战略机会点和控制点
Ø 以客户为中心的“铁三角”组织
五、华为团队激活
1、结果导向,获取分享制
Ø 以过程为导向还是以结果为导向?
Ø 从授予制到获取分享制(案例)
Ø 挣到了才分配,激发团队饥饿感(案例)
Ø 利出一孔,差异化激励
2、上下同欲,全营一杆枪
Ø 全营一杆枪的目的就是打下飞机(案例)
Ø 从组织到个人,上下同欲
Ø 学习微软三个泡泡,聚焦做大蛋糕(案例)
Ø 考一个泡泡到考三个泡泡
3、小前端,大平台
Ø 作战队形与时俱进,迭代升级
Ø 铁三角,真正实现联合作战(案例)
Ø 铁三角实现的三个关键
Ø “四组一队”,整建制空投(案例)
4、经线缩短,实行“大部制”
Ø “把支部建在连上”
Ø 经线的强劲会导致官僚机构臃肿和活力下降
Ø 实行大部门制,缩短决策链(案例)
5、纬线拉通,打赢“班长的战争”
Ø 纬线就是以客户为中心
Ø 马电事件:以自我为中心的反思(案例)
Ø 合同在代表处审结(案例)
Ø “班长的战争”(案例)
小组讨论:在华为团队激活中,你认为最适合团队建设的举措有哪些?
六、华为个体激活
1、以奋斗者为本
Ø 以奋斗者为本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Ø 坚持艰苦奋斗(案例)
Ø 如何理解艰苦奋斗
Ø 如何识别和选拔奋斗者?(案例)
Ø 如何以奋斗者为本?
2、管好干部,激活管理层
Ø 干部的责任与使命就是胜利
Ø 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必取于州郡
Ø 小步快跑+“蒙哥马利计划”(案例)
Ø 给足压力: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案例)
Ø 给足动力:激发干部持续奋斗(案例)
3、拉开差距,给火车头加满油
Ø 制造温差,激发个体饥饿感(案例)
Ø 打破平衡,导向激励
Ø 基于绩效贡献强制分布,拉开差距(案例)
Ø 绩效结果强应用,给火车头加满油
4、打破铁饭碗,实现人才有序流动
Ø 打破终身制,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
Ø 干部:考军长(案例)
Ø 员工:贡献要大于成本
Ø 激活沉淀层,让流动成为常态(案例)
Ø 人才流动的机制保障(案例)
5、精神与物质双轮驱动,呼唤英雄
Ø 物质与精神双轮驱动,追求精神向上
Ø 功名只向马上取(案例)
Ø 板凳要坐十年冷,寂寞的英雄是伟大的英雄(案例)
Ø 敢于呐喊,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案例)
小组讨论:结合华为个体激活,你认为激发个体活力的核心举措有哪些?
七、现场答疑+咨询
设现场答疑+互动环节,时间为15分钟左右。
叶绍斌老师
——人力资源管理实战专家
Ø 美国商业学院博士、美国索菲亚大学硕士
Ø 北大博雅产学研智库专家
Ø 曾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专家
Ø 曾任:广东中天集团(中国产业地产12强)副总裁、执行董事
Ø 曾任:佳兆业集团(中国上市房企20强)人力行政总经理
Ø 曾任:NOKIA招聘及员工关系总监
Ø 广东科技大学客座教授、MBA等多家知名商学院特约讲师
Ø 陆逊梯卡、凯福科技、中天集团等头部企业常年咨询顾问
【个人简介】
叶老师拥有20余年华为、NOKIA、万科等世界500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与管理咨询经验(15年世界500强人力高管,8年以上企业培训、管理咨询经验),从基层一线做起,逐步成长为人力专家和企业高管,擅长战略规划与解码落地、企业经营管理实战、组织诊断与组织变革、人力资源规划与变革、人力资源系统建设等;具备卓越的人际沟通能力、资源整合和项目管理能力,具有整体组织视野和全局思维。
叶老师先后担任广东中天、凯福科技、Luxottica、星冠实业、华瑞实业等公司常年管理咨询顾问及经营实战教练,并为ATL、欣旺达、安科讯、豪鹏科技、菲鹏生物、大华公估保险等头部企业提供人力咨询及企业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到目前,人力资源及经营管理咨询案例累计超过200个,各类管理及专业培训累计超过400场,培训覆盖总人数超过50000人。
【实战经验】
Ø 华为业务战略规划及战略解码(2010-2016年):基于BLM战略管理模型及BEM战略执行模型,叶老师全程参与华为供应链体系80X业务战略规划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全过程,熟悉华为战略规划SP(两差分析、市场洞察五看、经营目标三定、业务设计一套)、战略解码(平衡积分卡四维度)及战略落地BP(组织绩效KPI、个人绩效PBC)的全过程,实操经验丰富,系统落地性强,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业务战略成功的有效支撑。
Ø 华为海外供应中心HR三支柱导入(2010-2013年):叶老师作为人力资源专家,为配合HR三支柱模式(COE/BP/SSC)的全球部署,推动HR三支柱在华为海外五大供应中心的落地,重点参与并推动优化COE与HRBP的工作协同机制、HRBP角色模型与职责分工、HRBP在海外供应中心的落地导入等工作,助力海外供应链业务的发展。
Ø 广东中天集团人效提升(2018-2020):叶老师作为企业常年管理顾问,针对集团组织管理分散、管理成本高企、平均人效低下的现状,通过组织结构优化(大部制)、人才盘点及优化、绩效管理及结果应用、经营决策机制优化调整等举措,实现次年平均人效(人均投入产出)提升17%以上,极大提升了企业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率。
Ø 广东凯福科技战略绩效管理提升(2019-2024):作为企业常年管理顾问,全面负责战略绩效管理机制的引入、分解及跟踪管理,通过公司战略规划研讨及核心策略共创、战略地图及年度关键举措共创、部门KPI及组织绩效签署、管理层赋能及员工PBC签署、公司员工通用素质模型发布、绩效执行盘点及辅导沟通等举措,建立了企业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打通从业务战略到绩效管理(部门/个人)的管理价值链,24年全年业绩提升33%以上。
【培训经验】
Ø 黑马营总裁班——10个专题、8大专场、案例300个、授课200小时+
叶老师作为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实训专家,特邀为黑马营总裁班(企业一把手)进行专题专场赋能与实训,课程涵盖了华为战略管理与战略解码、华为奋斗文化及落地、绩效管理提升及实操、干部与人才管理等热点话题,一把手覆盖率达到95%,学员满意度超过98%。
Ø 人效提升专题——超过80场培训、满意度100%、出彩交付率95%+
叶老师受邀为香港亚洲商学院、文商总裁班、博雅后E总裁班、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山东重山集团、福建邮政储蓄银行、深圳供电局、深圳赛格集团、柳州东城集团、南京金恒科技、好视力科技、智联招聘、道同环境、新里程集团、智业软件股份等单位和企业做人效提升专题赋能,累计覆盖学员8000人,学员满分占比超过90%。
Ø 绩效管理提升专题——超过100场培训、满意率98%、满分好评率90%
叶老师受邀为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北富士康集团、高测股份、东莞三星视界、道同环境科技、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江苏澄星股份等单位和企业做绩效管理提升赋能,满意率98.8%、满分好评率90%。
Ø 华为文化及践行——超过100场培训、课程满意度达到98%、五星好评95%
叶老师受邀为山东华为ICT研究院(5期)、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10期)、深圳市水务局、中国石油昆仑数智、三豪商学院、东风汽车、讯立方技术、茅台集团等单位和企业做绩效管理提升赋能,累计覆盖学员10000人,课程满意度达到98.8%,其中五星好评率高达90%。
【授课风格】
实战落地 内容干货 思维严密 全程互动 激情澎湃
实战教练型讲师。课程理论体系完整、简明,与当下大量案例相结合,紧贴实际,能直接触动企业痛点和难点,帮助学员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某企业总裁反馈:叶老师善于从经营维度发现问题,从管理维度反思问题,从实战维度解决问题)
善于化繁为简,从复杂多变的管理场景及枯燥乏味的管理理论中抽丝剥茧,直击要害,让学员带着解决方案离开。(某企业CEO反馈:课程实战,知识点“爆棚”,一天下来“头晕脑胀”,必须回到企业转化吸引)
谈吐风趣,节奏明快,能换位解读,贴合实际,乐与学员互动交流和现场切磋;时有滔滔不绝,于情于理,引发学员情感共鸣。(某总裁班学员:叶老师课程互动拉满,学员参与其中,全程没法开小差,沉浸其中,意犹未尽)
【老师观点】
Ø 公司治理不仅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看宏观,看市场,看趋势,看客户,看对手,并一以贯之。
Ø 学习华为之道,必先分层分级:老板学思想,高层学战略,中层学战术;学习华为,不是简单学习成功之道,而是学习如何少犯错。
Ø 战略不落地,就是一堆废纸,因此企业战略必经战略规划、战略解码、战略落地“三部曲”,其中战略落地是“灵魂”。
Ø 公司治理三阶段:人治、法治、文化治,成功企业必有成功的文化之道,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方能发挥企业文化软战力。
Ø 自我批判是根治企业顽疾和“内卷”的法宝,企业治理的过程就是自我批判、自我进化的过程,学会了“朝自己开炮”,方可成就百年基业。
Ø 人才是引入制、选拔制还是培养制?关键看企业发展阶段,错误的人才管理方法是招不进人、管不好人、留不住人的“罪魁祸首”。
Ø 成功引入人才的两大关键是“职业化”和“企业化”,“职业化”解决匹配问题,“企业化”解决融入问题,而大多数企业都败在了“企业化”上。
- 企业到公司化阶段后,老板要从关注事向关注人转变
- 某电信企业员工职业化项目纪实
- 某商业银行EVA考核模式设计项目纪实
- 管理企业不难---管理思想摘录
- 成功者离不开第4个医生
- OD落伍了,OD2.0来了
- 中层的责任与担当
-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
- 赢在协同:如何高效联动与无缝对接
- 问题解决力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