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搜索引擎

SPC--统计制程管制

内训讲师:陶树令 需要此内训课程请联系中华企管培训网
SPC--统计制程管制内训基本信息:
陶树令
陶树令
(擅长:生产管理 )

内训时长:2天

邀请陶树令 给陶树令留言

内训咨询热线:010-68630945; 88682348

1.了解统计手法的真正特性与限制,避免误用SPC手法而不自知;
2.SPC手法可以灵活使用,或多或少,或浅或深,皆应学习如何收放欲如;
3.SPC必需与KPI结合,也必需与目标管理结合,才能收到20%/80%的功效;
4. SPC还需与CTQ(关键品质)与CTP(关键制程)结合,才能立竿见影地收到实效.


内训课程大纲

第一部份: 制程管制
1. 前言;
2. 制程管制的意义与目的;
3. 制程管制活动;
  3.1 制度面
  3.2 技术面
  3.3 人性面
4. 制程管制体系
5. PQC的实施方法;
5.1 基准书类整备
5.2 现场训练
OJT(On the job training)
5.3 标准工时
  5.4 制程能力调查与管制图
   5.5 正式生产管制实施方法
5.6 稽核作业
6. 规范,基准书类;
6.1 制造流程图
6.2 QC工程图
6.3 作业标准
6.4 检查标准
7. 作业员自主保证;
7.1 制程检查的演进
7.2 现代自主保证方式
7.3 基本原则
7.4 具体的做法
8. 制程能力分析.
8.1 用途
8.2 制程能力研究之应用
8.3 制程能力研究与分级基准

第二部份: 制程能力分析及应用
1. 介绍有利与不利
1.1  先谈不利的情况
1.2  再谈有利的情况
2. 以直方图来铨释常态分配;
3. 运用制程能力指数当作改进方法的好处;
3.1  降低成本
3.2  增加顾客的满意度
   3.3  缩短交期
3.4  进步螺旋(PDCA)
4. 运用制程能力指数的一些问题.
4.1  人为造成过严的规格界限
4.2  管理人员坚持改善却没有提供方法
4.3  误认为减少变异性会增加成本
     4.4  缺乏优先顺序
   4.5  拙劣的制造标准量具

第三部份: 制程能力分析之应用案例8则
1.以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来解析制程能力;
2.不良率管制图的关键性要项;
    2.1 实务上抽样数(n)要固定才有效用
2.2 在不良率相同情况下(p固定)时,n愈大,管制界限愈严,也就是说,合并机台来绘制管制图的时候,管制界限会缩小(因为n大了)相对的说,管制的要求就无形中加严了.
2.3 在实际不良率远比目标值(指标)来得好的话,可以考虑,将同一品质特性构成的项目(包括不同人、不同生产线或机台或不同材料、不同制造过程、、、、等)合并为一张不良率管制图
2.4 在实际不良率远比目标值(指标)来得差的时候,不宜合并为一张不良率管制图,宜分别将变异很相似地构成项目,绘制成若干不同张的不良率管制图
3.100个量测值的统计分析;
4.品质改善的三种措施;
   4.1 管制图发现异常的措施
   4.2 制程能力指数(Cup)不足的措施
   4.3 量具再现性与再生性能力不足的措施
5.30组,抽电线工厂的统计分析;
6.传统不良率与统计品管之比较;
7.茎叶点绘法(简易直方图与管制图)
8.管制图在实施上常见的疏失.
8.1 未选妥适当之品质特性来管制
8.2 未选择适当的管制图
8.3 未作解析,或解析错误,制程可能不在稳定状态中却勉强使用管制图
8.4 管制界限不适当或未能适时绘上
8.5 中心线与管制界限未适时作修正
8.6 未适时层别或合并
8.7 未选择适当的量测方法
8.8 中心线与管制界限计算错误
8.9 不追查异常的根本原因(起因
8.10 未找出适当的改正对策
8.11 找出对策后,不确实执行
8.12 管制用管制图,未张贴于现场,却张贴于办公室或会议室
8.13 应付交卷,偏重硬体秀,获实效
8.14 列入考绩,逼使错用,误用,乱用
   8.15 急功近利,永久性对策多未试验便确认有效

第四部份: 6σ品质之含意及其做法
1.品质特性值是变动的;
2.管制图是以平均值的上下3个σ来制订的;
3.6σ品质水准之含意;
4.要有强烈的品质意识及完整的推行计画;
5.落实品管手法;
6.根本之道在于教育训练及培育人才;
7.精密产品之国际标杆
---6σ管理简介
8.达成6σ品质的六步骤、工具与信息来源;
9.完全良品活动;
10.完全良品活动的十个重点;
11.完全良品之生产制度
12.6σ及ppm制程简介
13.出厂品质保证
14.3σ与6σ的比较


讲师 陶树令 介绍

    陶树令,中华企管培训网特邀企业内训讲师;美国国际性刊物THE QUALITY OBSERVER 品质名人录,卓越讲师及顾问师;台湾中正理工学院1962年华,美国奥克拉荷玛州大学1964年企业管理研修;台湾品质学会、中卫发展中心、中小企业协会、劳委会职训局、工业总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台北市公务员训练中心等政府机关备案合格讲师及咨询师;AT&T 1994年台湾区协力厂商OTD研习会全程讲师,及其供应商欣凯公司(SINOCA)FMEA及五S导入顾问师;ISO9000;ISO/TS16949、QC080000、ISO 14000及RoHS专业讲师及咨询师;台湾品质学会及中原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TQM究员;富士康(台湾鸿海)6 Sigma及精益生产管理备案合格讲师及咨询师;台湾品质学会品管工程师(CQE),可靠度工程师(CRE)专业训练及鉴定合格;国际IRCA ISO9000合格评审员;东莞市台商协会月刊管理论坛特约主笔;河北钢铁业认可现场管理专家。


实践背景
    陶树令老师历任:台湾品质学会ISO 9000, ISO/TS16949、ISO14001、OHSAS18000、TPS、精益生产及TQM辅导资深顾问师及主持人;美商RCA.GE.HARRIS制造、维护、品管、品保、测试、实验室主任、经理共十八年,包括FEMA项目熟悉MIL-STD-9858A(ISO 9000前身),及AT&T供货商管理,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代表品质学会辅导长荣航空(台湾最大航空公司)ISO 9004服务业,荣获BVQI零缺点成绩;熟习精益生产、TPS、供货商管理(VQM或VQA)及供应链管理(SCM)系列;专精精益生产系列,TPS-丰田式生产体系,成本压缩体系、ISO-9000及ISO/TS16949体系,TQM体系,6SIGMA系列、等培训与咨询二十余年。


专长领域
    精益生产、成本压缩、六S活动、质量改善、现场管理、班组建设及生产体系优化。台湾品质学会第三十一届理事、丰田式管理(TPS)、TQM、TPM、EMS、SPC、G/P及精益生产资深咨询师,讲师及研究员。


着作及译者
    1. 台湾福特公司1993年首版QS9000及QSA全套译中翻译.
    2. 1992年亚洲生产力中心,香港全面品质管理(TQM)研讨会台湾地区代表,会后论着发表于中卫简讯、战略生产力杂志及品管月刊。
    3. 美国供货商协会(ASI)全套七巨册制程统计品管(SPC)教材,包括FMEA之导入.美国百工(BLACK & DECKER) 委托,编译
    4. 英国REDE GROUP主导评审员训练全套教材编译。
    5. 品管圈(QCC)导入及日本住友集团5S与QC Story发表会编译
    6. ISO/TS16949;ISO 14001及ISO 9001三合一一体化品质保证体系导入
    7. 编辑台湾质量学会认可的质量技术人员函授考试专辑千余页,受惠学员万余人
    8. 编辑精益生产及精细化柔性生产计划及生产营运培训共十七个系列,百余篇
      及咨询。

上一篇:过程能力研究及SPC—提高篇
下一篇:SPC知识培训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