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搜索引擎

《基础写作知识》

内训讲师:张建国 需要此内训课程请联系中华企管培训网
《基础写作知识》内训基本信息:
张建国
张建国
(擅长:党政文化 )

内训时长:1天

邀请张建国 给张建国留言

内训咨询热线:010-68630945; 88682348

内训课程大纲

基础写作知识

用“道法术器势力”理念构建自己的写作系统

张建国

【课程背景】

中外众多的大家、先哲为破解写作之道,前赴后继进行探索研究,似乎感觉也并未交出一份“合格答卷”。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反而成了一道难解的难题。

正如此,对“写作之道”的探究始终有着巨大的诱惑。那么,究竟有没有直逼“写作之道”核心的规律呢。

在我看来——写作是个永远在路上的“精进”过程,根本不存在“会”与“不会”的问题,只有“好”与“更好”的问题。这是我这个课的逻辑起点。

其关键,不在于掌握出奇制胜的技巧,而在于参透写作的本质、规律,洞见写作的底层逻辑。参悟得越透,在文字之路上就走的越正、行的越稳、达的越远。正所谓“君子谋道”。这里的道,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写作之道”。

【课程时间】6H/1天

【课程对象】

凡对写作有障碍的、需要提升写作技巧的

【课程收益】

成为一名合格写作者的基本要求——“四懂三会”

1、所谓四懂:

一是懂理。理即道理,其一是指事物的规律;其二是理由、情理,摆事实,讲道理。

二是懂章。章即章法,其一是规范社会和人的行为的章法;其二是写文章的章法。

三是懂事。事即事情事理。就是要看懂事,明白事,会办事。

四是懂人。就是要掌握好人的心理,上至领导的心理,下至群众的心理。

2、所谓三会:

一是会辨析。要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二是会提炼。要有独到的眼光,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

三是会综合。要善于归纳,善于升华,善于妙笔生花。

【课程特色】

本课程最大的特色是自始至终在讲明一个道路,即:写作是个永远在路上的“精进”过程,根本不存在“会”与“不会”的问题,只有“好”与“更好”的问题。文章写作的核心“密码”是——参透写作的本质、规律,洞见写作的底层逻辑。参悟得越透,在文字之路上就走的越正、行的越稳、达的越远。正所谓“君子谋道”。这里的道,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写作之道”。结合授课老师30年的写作实践,通过讲解、剖析、示范、讨论、练习、实操等多种方式,使学员迅速掌握公文写作的要领。

【课程大纲】

用“道法术器势力”理念构建自己的写作系统

——写作不是一件顶难的事,找到方法,提笔就可作文

第一部分、重新理解写作

一、写作难吗?为什么让这么多的人望而生畏?

二、望而生畏的原因

1、有经验无理论;

2、有好坏无标准;

3、有技巧无定法。

三、“一万小时”定律和“六个苦功”

第二部分、用“道法术器势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写作系统

一、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从“会不会”向“好不好”转化(写作的“道”,即本质——把握规律,以量变求质变)

1、关于思维(考)

2、关于表达思维(考)---语言表达(文字生成)

3、声发则文生——学会用笔“说话”(转换能力)

一是“语言习惯”的养成;

二是“写作思维”的养成。

1、用“说谎话”的状态来谋篇;

2、用“言有序”的形式来串联;

3、用“弹钢琴”的手法来表达。

二、似是而非的困局——从“文无定法”向“文有定规”转化(写作的“法”,即规则——掌握共性,以不变应万变)

1、文体的分类

一是按照文章形式是否自由可分为普通文和应用文;

二是按照情感是否流露可将文章分为记叙文和抒情文;

三是按照描述的内容不同可将文章分为知的文、情的文,意的文

知的文描述的是知识,如学术文,这类文体比较严谨,注意逻辑,修辞慎用。

情的文描述的是情感,如以表达情感为主的记叙文。

意的文描述的是作者的意志和主张,如大部分的议论文。

2、四种常见的文体

一是记叙文;

二是叙述文;

三是说明文;

四是议论文。

3、思想认识到具体文字展现方式(结构逻辑、文字表达)

一是关于文章的结构逻辑;

二是文字的表达形式。

三、底层逻辑的洞悉——从“内容表达”向“技巧展现”转化(写作的“术”,即技巧——运用技巧,让无序变有序)

技巧1、“起承转合”的运用;

技巧2、开头、结束和段头撮要;

技巧3、安排好句子和段落;

技巧4、写出画面和“文眼”(金句);

技巧5、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

技巧6、让例证个性化;

技巧7、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技巧8、尽量用短句;

技巧9、删除不必要的词;

技巧10、让文字有张力。

——方法上,把握好“有”“无”的关系;

——篇幅上,把握好“长”“短”的关系;

——内容上,把握好“虚”“实”的关系;

——形式上,把握好“新”“旧”的关系;

——表述上,把握好“繁”“简”的关系;

——笔法上,把握好“曲”“直”的关系。

技巧11、学会“抄”。

一是“抄”字里到底包含着哪些具体动作?

二是”抄”的原则是什么?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作者视角”向“读者角度”转化(写作的“器”,即器物——变换角度,变陈述为倾听)

1、从表达到倾听;

2、从得到到给予;

3、从自我到包装。

五、想说爱你又怕你——从“写作恐惧”向“我手写我心”转化(写作的“势”,即执行——变换角度,由害怕到喜爱)

1、克服写作的四大难题

一是写作有四苦:没素材苦、没方法苦、没词苦、没套路苦。

二是解决写作四苦就是培养写作的四项基本功:积累素材、锻炼叙述方法、锤炼语言和逻辑、掌握写作套路。

三是当你相信写作就是说话,写作就变成了一个自然的事。

以上恰对应着学习写作中的四个环节,分别是素材、叙事方法、语言和逻辑以及写作套路。在这四个方面用功,也许能找到缓解写作痛苦的办法。

一是素材从哪里来;

二是如何把事情讲清楚;

三是语言和逻辑;

四是写作套路。

2、完成比完美重要

一是要耐着性子思究,大着胆子书写;

二是要坚信写作能力可以培养;

三是要有紧迫感,克服拖延症;

四是要不必追求“一次一写好”;

五是要先随性写,再慢慢补充;

六是要认真领悟“高手”的指点。


讲师 张建国 介绍

张建国  老师

——笔耕一线30余年的研究与实操型老师

Ø  原北京军区政治工作研究室正团职研究员,《政治工作通讯》《基层政治工作》等刊物主编,《战友报》特邀撰稿人

Ø  原北京军区正军职(省部级)首长专职文字秘书

Ø  原中信集团一级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Ø  原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中国制造2025第一个国家级平台)党群部部长

Ø  北京市企业联合会、优客工场、青创智慧集团等“两新”组织党建顾问

Ø  中国专业人才库高级政工师,国家注册高级企业文化师

Ø  曾荣获军队系统最高奖励荣誉称号一次(“指导基层优秀机关干部”),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六次

 

【个人简介】

张建国老师30余年始终工作在党的理论研究、开展党建实务和文稿撰写一线,是兼具理论研究和各类文稿起草于一身的专家型、实操型导师和文稿写作的“高手”,是少数既能把文章写明白,又能上台把怎么写讲透彻,既能把党建工作理清楚,又能指导怎么做的,有很强亲和力的老师。

在担任军队高级领率机关专职理论工作者时,张建国老师在起草、撰写和编辑大量文稿的同时,数十年坚持为北京军区所属军、师级机关进行党建理论和公文写作的辅导授课,形成了一套理论兼具实操的教学指导模式,辅导学员上千人,写出了战斗力。

作为30多年笔耕不辍的资深“写手”,张建国老师先后撰写了近200多篇党建理论、工作研究性文章、纪实文学和大量的领导讲话稿。撰写的《听边防官兵讲那感人的故事》荣获全军“建党80周年征文”报告文学类一等奖;参与起草了全国重大典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华益慰在人民大会堂报告会事迹材料的撰写,写出了影响力。

担任中信地产成都公司党委副书记期间,总结的《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优势,做区域经济建设的新引擎》的经验,被四川省国资委党委转发,撰写的《在创先争优中坚持民生为重服务为先效果好》的先进经验,得到了中央创先争优领导小组的肯定,并以专题简报的形式刊发,通过一支笔,写出了生产力;

曾指导优客工场、青创智慧集团开展“共享党建”和“中国梦与创客梦”民营企业党建品牌建设,总结的经验在全国“双创周”进行展示,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授课风格】

讲课风格既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又抓住本质,切中要点,能够有效解决学员在公文写作中的掣肘问题,兼具理论性与实操性。

上一篇:《 怎样写好述职报告》
下一篇:《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密钥”》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