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
戴明管理思想
通过多年的指导工作,戴明形成了基于统计系统的管理系统,并对美国,日本的企业进行了综合对比,指出若干美国企业的短视行为,为美国企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的企业在成长中,同样经历了美国企业的历程,优秀的企业家们也在苦苦寻求解决之道,那么,让我们看看戴明博士的观点。
内训课程大纲
授课对象:总经理,高层管理者 ,质量总监,质量经理
内容介绍:
一、 日本质量革命与戴明
二、 美国竞争力复苏与戴明
三、 戴明十四要点:
1. 建立恒久目标,持续改善产品和服务
2. 采纳新观念
3. 停止对大量检验的依赖
4. 不再仅以价格作为采购的考评标准
5. 持续不断地改善生产与服务系统
6. 训练、再训练
7. 建立领导体系
8. 排除恐惧
9. 拆除部门间的藩篱
10. 避免对员工喊口号、说教或设定工作目标
11. 消除数字定额
12. 排除妨碍追求工作荣誉的因素
13. 实施生动的教育与再训练计划
14. 采取行动,完成转型
四、 企业七大致命痼疾
1. 筹划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服务时,缺乏持续一致的目的(让公司永续经营,并提供就业机会)
2. 太短视近利,所以止于短期考虑,害怕被不友善地接管以及承受银行和股东的压力等
3. 绩效评估、考绩和年终检讨
4. 管理层流动频繁、跳槽成风
5. 管理层只注意看得见的数字,而忽略了那些“不知道”和“无法得知”的数字
6. 超额的医疗成本
7. 过多的偿债成本以及因偶发事件所产生的律师费用
五、 用系统管理工作质量(红珠实验)
六、 过度管理分析(漏斗实验)
七、 走出改善的误区
1. 一步登天
2. 用自动化,新设备就可以提高效能
3. 寻找范例
4. 自己的问题与众不同
内容介绍:
一、 日本质量革命与戴明
二、 美国竞争力复苏与戴明
三、 戴明十四要点:
1. 建立恒久目标,持续改善产品和服务
2. 采纳新观念
3. 停止对大量检验的依赖
4. 不再仅以价格作为采购的考评标准
5. 持续不断地改善生产与服务系统
6. 训练、再训练
7. 建立领导体系
8. 排除恐惧
9. 拆除部门间的藩篱
10. 避免对员工喊口号、说教或设定工作目标
11. 消除数字定额
12. 排除妨碍追求工作荣誉的因素
13. 实施生动的教育与再训练计划
14. 采取行动,完成转型
四、 企业七大致命痼疾
1. 筹划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服务时,缺乏持续一致的目的(让公司永续经营,并提供就业机会)
2. 太短视近利,所以止于短期考虑,害怕被不友善地接管以及承受银行和股东的压力等
3. 绩效评估、考绩和年终检讨
4. 管理层流动频繁、跳槽成风
5. 管理层只注意看得见的数字,而忽略了那些“不知道”和“无法得知”的数字
6. 超额的医疗成本
7. 过多的偿债成本以及因偶发事件所产生的律师费用
五、 用系统管理工作质量(红珠实验)
六、 过度管理分析(漏斗实验)
七、 走出改善的误区
1. 一步登天
2. 用自动化,新设备就可以提高效能
3. 寻找范例
4. 自己的问题与众不同
讲师 王聪 介绍
王聪,中华企管培训网特聘培训讲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国家职业经理研究中心专家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特聘讲师,中国竞争力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中国管理协会管理创新大奖获得者, 中国管理协会培训教案奖获得者, 中基层领导力,班组建设、现场管理领域知名实战专家。
实战经验:
经历美国米勒公司,日本丰田控股子公司工作多年的职业生涯,完成了品质部长,工场长等职务的心理历练和能力培育,在企业的生产管理,领导力塑造,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管理、物流规划、ERP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方面有深入的探究。外派日本研修一年,系统接受精益生产、现场改善等先进管理系统、管理技术的培训。
面对中国企业、中国人,通过自身的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宜于本土化管理的咨询培训风格。加入咨询业近8年的时间,为数百家中外优秀企业提供了咨询和培训服务。在《中外管理》、《中国汽车》等杂志上发表过,“波动”,“他山之石”,“认识精益”等文章,对质量控制的原理,精益生产与ERP系统的融合,精益生产在中国企业的推进方式进行了创造性的论述。
授课风格:
以学员的需求为中心,以学员的能力形成为重心,以学员的潜能激活为核心,学员在培训现场听到的不是说教,而是通过案例,故事,角色扮演,找到真正的自己,培训师用提问,产婆,抛锚等方法,激发学员的潜能,激励学员的精神,引导学员找到答案,引导学员总结概念,并通过学员的表达将能力固化,将激情长效化。
团队是学习的催化剂,培训现场的团队运作,让学员在体验团队合作,团队管理中,将个人学习的效率提高5倍。
实战经验:
经历美国米勒公司,日本丰田控股子公司工作多年的职业生涯,完成了品质部长,工场长等职务的心理历练和能力培育,在企业的生产管理,领导力塑造,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管理、物流规划、ERP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方面有深入的探究。外派日本研修一年,系统接受精益生产、现场改善等先进管理系统、管理技术的培训。
面对中国企业、中国人,通过自身的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宜于本土化管理的咨询培训风格。加入咨询业近8年的时间,为数百家中外优秀企业提供了咨询和培训服务。在《中外管理》、《中国汽车》等杂志上发表过,“波动”,“他山之石”,“认识精益”等文章,对质量控制的原理,精益生产与ERP系统的融合,精益生产在中国企业的推进方式进行了创造性的论述。
授课风格:
以学员的需求为中心,以学员的能力形成为重心,以学员的潜能激活为核心,学员在培训现场听到的不是说教,而是通过案例,故事,角色扮演,找到真正的自己,培训师用提问,产婆,抛锚等方法,激发学员的潜能,激励学员的精神,引导学员找到答案,引导学员总结概念,并通过学员的表达将能力固化,将激情长效化。
团队是学习的催化剂,培训现场的团队运作,让学员在体验团队合作,团队管理中,将个人学习的效率提高5倍。
培训现场
讲师培训公告
讲师管理文库
- 企业到公司化阶段后,老板要从关注事向关注人转变
- 某电信企业员工职业化项目纪实
- 某商业银行EVA考核模式设计项目纪实
- 管理企业不难---管理思想摘录
- 成功者离不开第4个医生
- OD落伍了,OD2.0来了
- 中层的责任与担当
-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
- 赢在协同:如何高效联动与无缝对接
- 问题解决力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