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
集团财务管控与内部控制
第一部分:集团企业解读
- 什么是企业集团
 - 什么是集团公司
 - 分子公司的多种形式
 - 形成母子公司控制的条件和路径
 - 企业集团的成立条件
 - 企业集团的组建方式
 - 为何要成立企业集团
 - 集团化企业的矛盾与困惑
 
一、集团管控的目标
- 信息对称
 - 效率提升
 - 风险受控
 
集团管控整体框架
- 以战略为导向
 - 以组织结构为框架
 - 以法人治理为纽带
 - 以管控模式和手段为核心
 - 以管控流程和制度为载体
 - 以保障体系为支撑
 
- 三种基本的集团管控模式
 - 四种基本的集团管控模式
 - 集团总部如何进行定位
 
第三部分:集团财务管控
- 集团财务管控的重要性
 - 集团财务管控的总体趋势
 - 集团总部财务组织功能定位与设置
 - 集团财务管控的方法
 - 财务负责人委派制
- 如何委派
 - 财务负责人权限明确
 - 委派管理
 
 - 财务信息控制
 - 资金集中管理
 - 内外部审计控制
 - 内部控制的统一(详见第四部分)
 - 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 预算目标确定
 - 预算编制管理
 - 预算执行控制
 - 预算考核控制
 - 重大财务活动权限控制
- 投资权控制
 - 融资权控制
 - 担保权控制
 - 重大资产处置权控制
 - 大额资金控制
 - ……
 
 
第四部分:集团内控体系建设
一:引言
1、风险无处不在……
2、由日常行为看内控本质
- 日常生活中朴素的内控行为和风险防范思想
 - 制衡——内部控制的本质之一
 - 监控——内部控制的本质之二
 - 激励——内部控制的本质之三
 
4、内部控制与舞弊理论
5、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内控的需求程度
二、内部控制的来龙去脉
1、内部控制的概念
2、现代内部控制的起源与发展
- 内部牵制阶段
 -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3、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 起步阶段
 - 发展阶段
 - 规范整合阶段
 - 中国内控体系的整体框架
 
- 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
 - 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
 - 主导型控制与补偿性控制
 - 预防式控制和侦察式控制
 -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三、解读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一、内控基本规范概况
二、内控基本规范的内容—15557
三、内部控制目标关系图
四、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
1、内部环境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
 
案例:中核康日新涉案调查
案例:陈同海双规思考——央企领导人的高压线在哪里?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
 
案例:美国汽车三大巨头乞求救援——企业战略风险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
 
案例:“达芬奇事件”:披“洋皮”卖假货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
 
2、风险评估
- 风险识别1——风险因素
 - 风险识别2——识别方法(风险矩阵)
 - 风险识别2——判定标准
 - 风险应对
 
3、控制活动
- 不相容职务分离
 - 授权批准
 - 会计系统(记录报告)
 - 财产保护(资产保全)
 - 预算控制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
- 运营分析控制
 
 
案例:郎咸平一篇演讲与“科龙系”崩溃
- 绩效考评控制
 
- 内部审计控制
 - 风险预警与危机管理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
 
监督类型
案例:小会计玩转2亿元
四、解读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一、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概况
二、关于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
 
案例:德隆的财务战略
案例:三九集团财务营运管理
货币资金管理关键控制措施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案例:APEX事件后长虹如何管理应收账款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开发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案例:大唐电信财务报告迷雾
- 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五、企业如何构建和运行内部控制体系
1、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总体思路(“四步一循环”)
2、内控梳理对标
- 成立专属部门
 - 确定梳理范围
 - 实施风险评估
 - 整理现有制度
 - 辨识内控环节
 - 对标管理规范
 
- 记录内控缺陷
 - 设计整改方案
 - 完善内控制度
 - 更新内控文件
 
- 制定监督制度
 - 开展自我评价
 - 跟踪缺陷整改
 - 编制自评报告
 
- 进行模拟审计
 - 提供所需证据
 - 出具管理声明
 - 披露审计报告
 
1、实施机制
2、领导理念要转变
3、非财务(审计)部门要主动
4、基本框架要清晰
5、原有制度要梳理
6、走出内控实施误区
7、清楚内控的局限性
8、坚定的变革
杨立国,中华企管培训网特邀讲师,国际注册咨询师(CMC),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工程师,工商管理硕士(MBA),实战派财务和管理咨询专家。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EMBA班和财务总监班特聘讲师。
资历背景
    十年央企(特大型航空制造企业)从业经历,从车间技术员做起,历任技术主管、企管处长、副总经理等职,负责过技术、生产、企管、财务等多个领域的工作,熟悉企业的整体运作。期间,组织和参与了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结构调整、并购重组、质量技术攻关、财务系统变革等多项重要工作,为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做出了较大贡献。
    八年管理研究和咨询从业经历,曾承担上海视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咨询总监。曾担任中国商飞、中国航天科技四川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洪都集团、开滦集团、东风本田、潍柴动力、湘潭电机、许继电气、金堆城钼业、东贝集团、淄矿集团等多个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的高级财务和管理顾问,尤其以集团管控、财务战略、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成本管理等见长。依靠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从企业家决策视角出发,为企业提供务实的咨询方案,并通过系统的培训辅导企业实施,促使方案有效落地。其还在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东方视野远程培训中心等机构多次发表演讲,收到学员的普遍欢迎。
所获荣誉
    2006年荣获“中国有影响力的500名管理咨询专家”
    国家人事部管理咨询师水平考试《财务管理咨询》主要参编人员
    “2005年度中国企业管理咨询精品案例” —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主编人员
授课风格
    工程师背景,授课逻辑思维清晰;十年央企技术、管理、财务工作经验,授课务实,生动;
八年管理咨询经历,领导过多个咨询项目,案例丰富,实战性强;不乏战略高度,却又简明易懂;视角独特,生动活泼。
上一篇: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
下一篇: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
- 企业到公司化阶段后,老板要从关注事向关注人转变
 - 某电信企业员工职业化项目纪实
 - 某商业银行EVA考核模式设计项目纪实
 - 管理企业不难---管理思想摘录
 - 成功者离不开第4个医生
 
- OD落伍了,OD2.0来了
 - 中层的责任与担当
 -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
 - 赢在协同:如何高效联动与无缝对接
 - 问题解决力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