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管理
《敏捷班组3+3系统 培训项目方案》
敏捷班组3+3系统
培训项目方案
目录
每次1-2天,共3-5次,总计5-10天,具体授课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建议每次课程间隔时间为20-30天,以便学员掌握知识及成果转化。... 5
第一章 项目背景
1. 角色偏差
缺少大局观,班组只关注生产,对企业整体使命目标认知不足,自身角色认知存在错位,缺少大局观,对市场配合度不足,对市场反馈的问题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不反馈、不改善、不作为,导致当下管理很被动,对企业各项指标的支撑力不足,比如质量、交期、成本等,削弱了企业竞争优势。
2. 人员短缺
永远都缺人,新来的员工都看不上,老员工说离职就离职,不知道啥原因,总感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 能力不足
员工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不成系统,学习过程标准不健全,导致新员工总是学不会,学习时间长,拉低了人效,想到哪里教到哪里,员工不监督就出错,不督促就慢下来,不辅导就不会。
4. 动力不足
多干一点就有怨言、就满副牢骚,少得一点就上告下告,拈轻怕重,怕吃苦、怕困难,遇到困难就找借口,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遇到挑战能躲就躲,风凉话一大堆,不推就不动,动起来还应付了事。
5. 执行力不强
行动反应慢、速度低,工作效率不高;工作力度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缺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工作虎头蛇尾,需要监督、督促。
6. 士气不高
人心不齐,勾心斗角,环境氛围差,缺少拼搏奋斗精神、工作动力不足,缺少榜样目标,工作驱动因素缺失,各自为战,缺少团队协作意识。
7. 缺少创新
缺少改善与创新意识,对问题视而不见,作业问题层出不穷,问题重复出现,作业效率无提升或提升较慢,人效低。
第二章 项目概述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企业管理对班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当下最需要的是“自适应、自组织、自驱动、自成长、自发展”的“敏捷班组”。传统的精益班组、金牌班组、五型班组、五星班组等,都无法支撑企业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要想实现敏捷班组建设,就需要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解决方案。
本培训项目以“敏捷”为核心,以实现班组“自适应、自组织、自驱动、自成长和自发展“为目标,打破班组管理壁垒,突破班组成长瓶颈,有效激发班组的活力,挖掘班组潜能,构建班组内部组织力,从敏捷班组3+3(见下图)六个维度助力企业实现班组敏捷化。
传统班组管理培训大多数都是碎片式的、分裂式的,甚至是拼凑式的,观点上有矛盾,案例上有重复,工具上有冲突,3+3敏捷班组管理系统是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课程编排衔接有序,课程内容高效实用,课程形式新颖独特。
模拟班组管理实际工作中的16个关键场景,场景涵盖目标分解、任务安排、工作改善、沟通、创新、协同、绩效达成、问题解决、班组冲突等关键场景,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本项目结合班组工作场景,提供实用的工具,最终做到事事有思路、事事有方法、事事有工具。
经过5-10天的系统学习,在培训现场与课后能够直接产出的多项成果。
本课程结合班组长的学习特点,理论部分仅占30%,更多的是案例分析、小组研讨、专项训练、实操演练、场景模拟、工具解析、沙盘体验、团队共创等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
第四章 项目范围
课程对象:班组长
学员数量:每班50人最佳
第五章 项目周期每次1-2天,共3-5次,总计5-10天,具体授课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建议每次课程间隔时间为20-30天,以便学员掌握知识及成果转化。第六章 项目流程
课前通过问卷、电话访谈、网络会谈等形式进行课程需求调研,诊断分析班组状态,明确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领导预期目标。
根据需求调研结果,调整课程编排与内容比重,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根据课程大纲实施课程计划。
课堂当中学员能够根据敏捷班组3+3系统逻辑进行班组问题梳理诊断和盘点,并根据班组中的实际问题得到现场的演练和辅导,针对问题进行小组共创,即提升了能力,边看边学边做,又开拓了视野,实现各班组间的借鉴,现场练习成果能够直接在工作中应用。
课后按照敏捷班组3+3系统梳理班组问题,不会出现问题遗漏,班组长对班组的管理避免了监督和督促,课后辅导能够帮助学员真正学以致用,工具使用有任何问题和困惑都可以在辅导中得到解决。
课后1个月内讲师针对培训效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网络辅导,为培训效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第七章 项目实施
周期
课程主题
时长
核心内容
1
课前调研诊断
1、 访谈培训负责人
2、 访谈学员
3、 调研问卷
4、 定制课程大纲内容
2
团队使命目标与角色协作沙盘
1天
1、 企业使命决定班组使命目标
2、 团队解码,协作原理?
3、 用客户导向化解矛盾冲突
4、 班组目标达成的因素模型
5、 演练:班组目标地图
3
打造班组动力系统
---班组主观能动性提升
1-2天
1、 班组绩效决定战略目标达成
2、 绩效驱动:班组绩效量化循环
3、 协同驱动: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4、 团队意识:各展所长、取长补短
5、 动力驱动:改善主观能动性的三个维度
6、 执行力的速度、力度、尺度
7、 员工素质模型搭建与管理
8、 演练:搭建员工素质模型
4
批量制造人才-能力系统
1-2天
1、 人才是生产出来的
2、 如何搭建岗位能力模型?
3、 演练:某岗位能力模型
4、 工作教导四阶段(JI)
5、 演练:岗位能力教导
6、 岗位能力模型的评估与提升
5
1-2天
1、 人才的认知-用人之长
2、 心理状态决定工作状态
3、 处理工作矛盾的四阶段法(JR)
4、 病态沟通与结构化改善方案
5、 不同人格员工的沟通激励方案
6、 演练:员工状态改善案例
6
1-2天
1、 问题思维与改善意识
2、 工作改善创新四步法(JM)
3、 工作改善的内部营销与推广
4、 作业:工作改善案例
7
课后辅导
1个月
建立课程辅导微信群,老师在线解答辅导。
第八章 项目附件
附件一:调研问卷
附件二:课程纲要
附件三:讲师团队介绍
附件四:学以致用321
附件五:培训课程评估表
艾博老师
î 讲师背景
n “组织自动化运营系统©”创始人
n 资深企业管理咨询师、培训师
n 擅长商业模式落地、动态股权激励、阿米巴经营
积分制管理、责权利量化、战略绩效、企业大学、企业文化
n 国内多所知名院校总裁班客座教授;
n 多家知名企业合伙人;
î 工作经历
艾博先生曾任职于和君咨询、三一重工集团、葵花药业集团。
10年企业人力资源高管,10年企业管理咨询实战;20年的科学管理实际操作中积累了深厚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战经验;10万以上受益学员遍布中国20多个城市,培训满意度90%以上。
以成果呈现培训效果,培训+教练辅导+咨询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注重问题诊断调研及培训现场辅导。
î 授课特点
艾老师崇尚科学管理,研究科学管理,践行科学管理,推广科学管理,集复杂的科学管理于“组织自动化运营系统©”中,理清科学管理中各个因素的逻辑关系,通俗易懂好落地,有理论、有规则、有方法、有工具。
授课轻松诙谐、理论宏厚、激情四射,喜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释复杂的管理理论和案例。
重视课前需求调研,根据企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课中演练、辅导,课后跟踪培训评估与成果转化。
培训现场坚持学员互动产出实效,通过行动学习、引导技术、教练技术、行动学习、案例模拟、情景仿真、视频分析、现场案例等方式进行培训。
上一篇:《班组长的柔性管理技能提升》
下一篇:《班组长管理素质能力提升训练》
- 企业到公司化阶段后,老板要从关注事向关注人转变
- 某电信企业员工职业化项目纪实
- 某商业银行EVA考核模式设计项目纪实
- 管理企业不难---管理思想摘录
- 成功者离不开第4个医生
- OD落伍了,OD2.0来了
- 中层的责任与担当
-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
- 赢在协同:如何高效联动与无缝对接
- 问题解决力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