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课程背景:
为什么总是感觉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概念呢?
为什么换了一家又一家企业感觉还是老样子?
为什么实施了大量的改进计划,却不见能力高效提升呢?
为什么感觉自己学历、经验都够了,难以升职或者加薪呢?
------这主要企业员工缺失职业规造成的。
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的加快,人才由固定变为流动,个人开始尝到了职场竞争的压力。这时候,职业生涯规划提上了日程,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么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了职场中人想的最多的事情,自己的优劣势、兴趣爱好、社会要求的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达成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课程时间:1天
课程对象:全员 课程人数:30人
培训形式:理论讲授50%、实战演练20%、案例讨论、游戏20%、经验分享、答疑10%
课程目标:
1、如何正确的理解责任的概念,如何加强工作责任心;
2、如何认知自我在企业里的长期发展与成长;
3、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4、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5、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潜能方向;
6、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7、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增强职业竞争力;
8、加快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满意度,使事业成功最大化。
课程内容: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
1、如何保障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A、职业生涯规划三要素
B、 保障职业规划实施的三大心态
2、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A、内职业生涯规划与外职业生涯规划的相符性
B、 什么是职业发展与自我管理
C、职业规划的规划依据是什么?
3、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冲突
A、当代企业到底靠什么竞争?
B、如何理解自我与企业的“物竞天择”法则
C、 认知了解员工职业素养培育模型
4、把目标落在实处
A、重新认知企业的价值
B、重新认知自我在企业里的价值
C、分析与思考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冲突与一致性
二、自我成长,职业发展的保障
1、打工者与职业人的思想差距
2、重新定位“你”的客户群体
3、如何确立自我在企业里的品牌
A、什么是个人品牌以及要素
B、性格认知,寻找自我性格短板
C、认识团队,如何融入团队提升潜力
4、 什么是职业化
A、对职业的深刻认知(案例分析:海底捞)
B、职业化的评价依据
C、职业化修炼的方法
5、 快乐工作的六大秘密
6、 如何变成一个会“抓机会”的人
A、如何让你的上司赏识你
B、如何让自己的同事喜欢你
C、如何让自己的客户认可你
二、 自我评估,谋事在人
1、 企业员工的四种形态
2、 四种形态的四种命运
3、 自我评估,确立成长策略
4、 如何变成一个会“学习”的人
A、如何与同事进行学习
B、如何与上级进行学习
C、如何与客户进行学习
四、突破思维定式,积极驾驭规划
1、案例研讨--李宇春成功的奥秘
2、集体讨论--现在与过去对于幸福的不同理解
3、有数字增长转化为指数增长
A、有效的区分任务与目标的区别
B、挖掘自我的核心能力
4、创新来源的谱系
5、目标管理有效的遏制问题产生
A、目标从何而来
B、制定目标的方法与流程(制定与解决问题工具)
a、制定目标的swot法则
b、目标细化的SMART法则
c、目标分解的洋葱与树杈法则
d、制定目标的四种群体决策法
C、目标分解的流程与注意
a、养成积极主动的工作习惯
b、主动担当重任
c、快乐服从,赢在执行
d、现实与理想差距的驾驭
讲师简介:
n 山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
n 北京大学特约讲师
n 上海复旦大学特约讲师
n 国药大学、平安大学等多家企业大学特约讲师
n 14年管理培训实战经验
n 农银智库事务组成员
n 多家银行及企业培训发展顾问
n 人社部高级企业培训师
n 人社部二级心理咨询师
n 人社部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n 日本产业训练协会MTP认证讲师
n 美国行动学习协会AACTP认证促动师
n 国际培训师培训PTT/TTT认证培训师
n 国内多家咨询培训机构合作讲师
实战经验:
沃尔沃建筑设备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培训负责人
主要负责沃尔沃内部培训体系搭建,学习地图创建,完成济南区500人大轮训,人效较前一年提升9%。其中负责的《中层管理实战训练营》在沃尔沃中国区进行全国轮训覆盖32个城市,共45期。
兴业银行总行 人才发展顾问
针对基层管理者(企业班组长)序列的管理人员提炼出能力补足共性,编撰《基层管理者的五项修炼》 《关键岗位人才培养》教材,且项目设计获得《培训》杂志优秀企业实践奖等。
帮助兴业银行搭建全国轮训两大系列:《熠蓝闪耀系列》与《动力系列》。
上一篇:《企业职业生涯规划》
下一篇:《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企业到公司化阶段后,老板要从关注事向关注人转变
- 某电信企业员工职业化项目纪实
- 某商业银行EVA考核模式设计项目纪实
- 管理企业不难---管理思想摘录
- 成功者离不开第4个医生
- OD落伍了,OD2.0来了
- 中层的责任与担当
-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
- 赢在协同:如何高效联动与无缝对接
- 问题解决力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