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搜索引擎

员工素质与岗位胜任力提升

内训讲师:刘学元 需要此内训课程请联系中华企管培训网
员工素质与岗位胜任力提升内训基本信息:
刘学元
刘学元
(擅长:企业战略 领导艺术 传统文化 )

内训时长:2天

邀请刘学元 给刘学元留言

内训咨询热线:010-68630945; 88682348

1、分析影响绩效和成就的因素,认识掌握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提升方法的重要性;
2、掌握岗位胜任力管理体系,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工具;
2、掌握不同岗位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科学地选聘人才,建立职业化人才队伍;
3、掌握岗位胜任力测评方法和手段,为提升岗位胜任力提供依据;
4、掌握岗位胜任力提升的方法,提高下属人员培育能力。


内训课程大纲
一、课程背景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员工队伍能力和素质的竞争,是员工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竞争。提高员工队伍的能力、素质以及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需要对人力资源实施深度开发,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对岗位胜任力的管理是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具体体现。提升岗位胜任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
很多公司在建立岗位胜任力提升系统的过程中陷入了困境:要么标准不明或缺乏标准,胜任力标准过于抽象,无法把握;要么在评估上,测评方法和手段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缺乏操作性,评估结果与实际相差甚远,信度和效度存在问题,实施效果不明显。
选择什么样的人,如何构建科学的能力素质模型,如何加强过程控制,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如何确定能力薪酬,如何建立科学的职业晋升通道,如何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提升的培训开发体系,如何建立人才梯队,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1、分析影响绩效和成就的因素,认识掌握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提升方法的重要性;
2、掌握岗位胜任力管理体系,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工具;
2、掌握不同岗位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科学地选聘人才,建立职业化人才队伍;
3、掌握岗位胜任力测评方法和手段,为提升岗位胜任力提供依据;
4、掌握岗位胜任力提升的方法,提高下属人员培育能力。

三、培训对象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总监;各部门经理、主管。
四、培训方式
教案讲授、案例分析,情景互动,专题研讨,问题解答
五、培训时间
12小时

六、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岗位胜任力问题的提出与面临的困境

1、什么是岗位胜任力
2、岗位胜任力的提出
3、岗位胜任力体系包含的内容
4、岗位胜任力在中国应用遇到的困境
5、岗位胜任力提升的价值

第二部分:胜任力模型建立
1、为什么要建立胜任力模型
2、胜任力模型结构与内容
3、任职资格标准的建立
4、素质模型的构建

第三部分:岗位胜任力测评方法和手段
1、测评的方法和手段
2、不同测评方法的适合度
3、评价方法与评价维度的适应性
4、各种测评方法的操作复杂程度与总体使用频率
5、如何进行任职资格标准的测评
6、如何进行数字测评
7、如何开发测评题库

第五部分:岗位胜任力管理体系建立
1、岗位胜任力管理体系包含的内容;
2、认证管理办法的建立;
3、实施细则的建立

第六部分:认证培训体系的建立
1、为什么要建立认证培训体系;
2、如何建立认证培训体系;
3、认证培训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第七部分:如何提升岗位胜任力
1、培训
2、任务分配
3、短期项目训练
4、教练技术

讲师 刘学元 介绍
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会员,人力资源管理学博士,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深圳市政府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广东省中小企业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南方人才》杂志特聘顾问。深圳信安达保险代理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深圳市信安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湖北信安达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深圳市培训师联合会理事,北大纵横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1998-2000武汉大学企业管理硕士、2002-2005 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博士。1990-1998 湖北省荆门市委宣传部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企业文化研究会秘书长;1998-2001 武汉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2000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公派学习、2000年12月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21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国际研讨会。2000-2002年 深圳华信投资集团董事长助理、2002-2005 武汉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2005-2007年 博斐逊企业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8——深圳市信达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信安达保险代理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北大纵横高级合伙人。先后在政府部门、民营集团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咨询公司工作,20年的实际工作经验;10年企业高层领导经历;8年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经验和市场营销经验。在岗位胜任力、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开发、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任职资格管理、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EHR等方面,有新的理念和独到见解。精于企业战略管理、资源整合与企业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团队管理、营销渠道和网络建设、资本运作和电子商务。

上一篇:工作分析与工作提升
下一篇:工厂员工离职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