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
精细化管理之基于战略的计划与目标管理
内训课程大纲
一、计划的概念和内容
一)、计划的概念和定义:计划是设定目标,以及决定如何达成目标,指明路线的过程。
计划的关键要素包括:
1、清晰的目标
2、明确的方法与步骤
3、必要的资源
4、可能的问题与成功关键
二)、计划的形式和类型:
1、计划的形式包括:目的和任务、目标、 战略、政策、流程/程序、制度/规则、方案/规划、预算等。
2、计划的类型包括:
1)、按时间:
长期计划(以问题、目标为中心)
中期计划(以时间为中心,说明各年应达到的目标和应开展的工作)
短期计划(必须达到的目标和具体的工作要求)
2)、按广度:
战略计划
行动计划(中层和基层制定,明确各年度的具体目标和达到各种目标的确切时间)
作业计划(在行动计划期内更为具体的目标,确定工作流程、人选、分派任务和资源、确定权力与责任)
3)、按对象:综合计划、部门计划和项目计划
4)、按效用: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3、公司及部门的主要计划种类包括:战略规划、年度经营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维修计划、能耗计划、物流计划、资金及费用计划等。
4、计划与预算的关系:预算是公司量化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要求,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计划。
1)、公司战略计划是资本预算和年度预算的基点和前提。
2)、预算是公司战略计划的具体化,是年度经营计划的落实,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计划。
二、精细化计划的编制
一)、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过程

二)、计划的精细化分解——企业的分层级计划体系
1、计划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分解,把计划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员工的头上,实现精细化计划管理。
2、精细化的计划编制与调整——年度经营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将贯穿全年
为保证计划的平稳性,月度计划的调整应尽量小。精细化的计划管理能够保证计划的有效性,计划的调整被尽量压缩
三)、计划管理的三部曲
1、设立目标
1)、精细化的目标设定是计划的开始和归宿,设立正确的目标是成功计划的前提。目标就是方向,引导我们集中精力;目标就是里程碑,使我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还有多远的路程;目标能分清责任,明确对每位员工的期望;目标催人奋进,使人们从日常工作的枯燥中解脱出来。
2)、目标设立的一些原则(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方法):全面分解、上下一致、充分参与、部门协调、规范管理、SMART原则。
3)、精细化计划管理的成果文件体系
2、制定策略
1)、策略:为了实现目标谋求的方针/措施。策略是一组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据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为不同目标的实现设计相应的达成策略。
2)、制定策略的常用工具:鱼骨图,问题树
3、制定工作步骤
1)、任务的展开:WBS方法——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工作分解结构方法。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过程。
2)、几种常用的制定计划的方法
滚动计划:计划按一定的周期(如:月、周)向前滚动调整,将中、短期计划紧密结合,使计划更符合实际,提高计划质量,不断检查计划,确保计划的实现。
网络计划技术:适合复杂的工程性项目,辩别关键路径,体现各方面任务的相互关系,利于协同配合。
方针计划:日本企业应用较多,针对专项改进计划,目标、策略、行动的连结。
三、计划的实施及信息化系统的支持
一)、目标与计划管理要有卓越的执行力做保障
1、目标和计划管理举措
2、控制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控制:是对各项活动进行监视,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3、管理控制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4、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
5、管理控制的要点
6、设计有效的控制系统
7、有效控制的方法
8、计划的实施要以绩效考核为保障
二)、信息化系统对计划管理的支持
1、计划体系是信息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化系统为计划管理带来了便利。
2、案例
四、计划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一)、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以目标为中心
德鲁克: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换言之,管理者做事必须有效。一般来说,管理者普遍才智较高、想象力丰富,并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准,但有效性与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能产生效益。
二)、管理者经常面对的问题
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属于别人;
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中,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
三)、有效管理必须养成的习惯
工作效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却对那些较重要的事情无法无动于衷的人,一个人如果过于努力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一)、计划的概念和定义:计划是设定目标,以及决定如何达成目标,指明路线的过程。
计划的关键要素包括:
1、清晰的目标
2、明确的方法与步骤
3、必要的资源
4、可能的问题与成功关键
二)、计划的形式和类型:
1、计划的形式包括:目的和任务、目标、 战略、政策、流程/程序、制度/规则、方案/规划、预算等。
2、计划的类型包括:
1)、按时间:
长期计划(以问题、目标为中心)
中期计划(以时间为中心,说明各年应达到的目标和应开展的工作)
短期计划(必须达到的目标和具体的工作要求)
2)、按广度:
战略计划
行动计划(中层和基层制定,明确各年度的具体目标和达到各种目标的确切时间)
作业计划(在行动计划期内更为具体的目标,确定工作流程、人选、分派任务和资源、确定权力与责任)
3)、按对象:综合计划、部门计划和项目计划
4)、按效用: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3、公司及部门的主要计划种类包括:战略规划、年度经营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维修计划、能耗计划、物流计划、资金及费用计划等。
4、计划与预算的关系:预算是公司量化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要求,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计划。
1)、公司战略计划是资本预算和年度预算的基点和前提。
2)、预算是公司战略计划的具体化,是年度经营计划的落实,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计划。
二、精细化计划的编制
一)、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过程

二)、计划的精细化分解——企业的分层级计划体系
1、计划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分解,把计划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员工的头上,实现精细化计划管理。
2、精细化的计划编制与调整——年度经营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将贯穿全年
为保证计划的平稳性,月度计划的调整应尽量小。精细化的计划管理能够保证计划的有效性,计划的调整被尽量压缩
三)、计划管理的三部曲
1、设立目标
1)、精细化的目标设定是计划的开始和归宿,设立正确的目标是成功计划的前提。目标就是方向,引导我们集中精力;目标就是里程碑,使我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还有多远的路程;目标能分清责任,明确对每位员工的期望;目标催人奋进,使人们从日常工作的枯燥中解脱出来。
2)、目标设立的一些原则(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方法):全面分解、上下一致、充分参与、部门协调、规范管理、SMART原则。
3)、精细化计划管理的成果文件体系
2、制定策略
1)、策略:为了实现目标谋求的方针/措施。策略是一组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据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为不同目标的实现设计相应的达成策略。
2)、制定策略的常用工具:鱼骨图,问题树
3、制定工作步骤
1)、任务的展开:WBS方法——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工作分解结构方法。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过程。
2)、几种常用的制定计划的方法
滚动计划:计划按一定的周期(如:月、周)向前滚动调整,将中、短期计划紧密结合,使计划更符合实际,提高计划质量,不断检查计划,确保计划的实现。
网络计划技术:适合复杂的工程性项目,辩别关键路径,体现各方面任务的相互关系,利于协同配合。
方针计划:日本企业应用较多,针对专项改进计划,目标、策略、行动的连结。
三、计划的实施及信息化系统的支持
一)、目标与计划管理要有卓越的执行力做保障
1、目标和计划管理举措
2、控制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控制:是对各项活动进行监视,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3、管理控制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4、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
5、管理控制的要点
6、设计有效的控制系统
7、有效控制的方法
8、计划的实施要以绩效考核为保障
二)、信息化系统对计划管理的支持
1、计划体系是信息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化系统为计划管理带来了便利。
2、案例
四、计划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一)、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以目标为中心
德鲁克: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换言之,管理者做事必须有效。一般来说,管理者普遍才智较高、想象力丰富,并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准,但有效性与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能产生效益。
二)、管理者经常面对的问题
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属于别人;
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中,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
三)、有效管理必须养成的习惯
工作效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却对那些较重要的事情无法无动于衷的人,一个人如果过于努力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讲师 曹乃承 介绍
中华企管培训网特聘讲师
教育经历:
北京大学 MB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双专业)
简介:
曹乃承长期在IT、互联网领域从事技术研究工作,熟悉网络、计算机、个人智能终端的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在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IT行业相关研究,对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曹乃承所主讲的IT互联网相关课程把曹乃承深厚的技术背景与雄厚的行业研究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学员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有助于学员高屋建瓴式地了解相关行业的技术成果、最新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27项国家级专利拥有者,杨利伟航天服设计者之一。曾两次受麻省理工邀请读博。
几年来,曹乃承把对各个领域的研究心得汇集成文章,在多种国内知名刊物和内部出版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项目经历(部分):
——北京华戚展业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SNS网站项目可行性评估项目
——北京麦科纬通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研究与产品规划项目
——北京麦科纬通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泛在网关产品可行性研究
——福建e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个人保密产品营销策划项目
——北京融通远景科技有限公司移动电子券产品可行性研究及营销规划
——山东聚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管理执行力提升项目
——山东富华物业组织架构设计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
——山东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执行力提升项目
——山西明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管控项目
——山西明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组织架构设计项目
——山西晋中开发区小额贷款公司组织与人力资源项目
——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管控项目
——中石油管道公司流程优化项目
发表文章:
· 充电站是电动汽车的驱动器 《公司金融》
· 他们该拿那么多钱吗? 《创新时代》
· 整车企业发力二手车市场 《中国企业报》
· 他们该拿那么多钱吗 《销售与管理》
·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科技创业》
· 创新是新材料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业》
· 60年企业文化变迁谈 《中国石油石化》
· 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电气中国》
· 闯入红海还有机会吗? 《南方都市》
教育经历:
北京大学 MB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双专业)
简介:
曹乃承长期在IT、互联网领域从事技术研究工作,熟悉网络、计算机、个人智能终端的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在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进行了大量的IT行业相关研究,对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曹乃承所主讲的IT互联网相关课程把曹乃承深厚的技术背景与雄厚的行业研究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学员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有助于学员高屋建瓴式地了解相关行业的技术成果、最新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27项国家级专利拥有者,杨利伟航天服设计者之一。曾两次受麻省理工邀请读博。
几年来,曹乃承把对各个领域的研究心得汇集成文章,在多种国内知名刊物和内部出版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项目经历(部分):
——北京华戚展业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SNS网站项目可行性评估项目
——北京麦科纬通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研究与产品规划项目
——北京麦科纬通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泛在网关产品可行性研究
——福建e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个人保密产品营销策划项目
——北京融通远景科技有限公司移动电子券产品可行性研究及营销规划
——山东聚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管理执行力提升项目
——山东富华物业组织架构设计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
——山东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执行力提升项目
——山西明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管控项目
——山西明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组织架构设计项目
——山西晋中开发区小额贷款公司组织与人力资源项目
——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管控项目
——中石油管道公司流程优化项目
发表文章:
· 充电站是电动汽车的驱动器 《公司金融》
· 他们该拿那么多钱吗? 《创新时代》
· 整车企业发力二手车市场 《中国企业报》
· 他们该拿那么多钱吗 《销售与管理》
·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科技创业》
· 创新是新材料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业》
· 60年企业文化变迁谈 《中国石油石化》
· 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电气中国》
· 闯入红海还有机会吗? 《南方都市》
培训现场
讲师培训公告
讲师管理文库
- 企业到公司化阶段后,老板要从关注事向关注人转变
- 某电信企业员工职业化项目纪实
- 某商业银行EVA考核模式设计项目纪实
- 管理企业不难---管理思想摘录
- 成功者离不开第4个医生
- OD落伍了,OD2.0来了
- 中层的责任与担当
- 如何做好员工管理
- 赢在协同:如何高效联动与无缝对接
- 问题解决力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